生态果园建设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丹![]() |
刊名 | 西南农业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07 |
卷号 | 20期号:6页码:1262-1266 |
关键词 | 生态果园 土壤 物理特性 |
合作状况 | 其它 |
中文摘要 | 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流域的半山坡地有5.3万hm^2,为了开发利用这些坡地,在西吕市西溪乡北河水库建设了以栽培批杷,石榴,李子和油橄榄,其下土壤套种绿肥植物紫云英,苜蓿,三叶草和黑麦草为主的生态果园作为示范.建设9年后,对生态果园内的土壤进行物理特性分析,与未建设果园的荒地作比较。结果表明,生态果园建设使土壤容重下降,除油橄榄和枇杷树下40~60cm土壤深度外,其余采样点的容重小于1.6g/cm^3,低于荒地容重。生态果园土壤的孔隙度比荒地土壤的孔隙度增加25.18%~31.70%,大于40%,平均44.41%。生态果园建设对土壤质地具有改良作用,土壤分散系数下降,结构系数升高。生态果园土壤水分含量高于荒地土壤60.0%以上,最高达144.2%,果园建设对土壤保水保肥有益。建议在安宁河流域种植根系发达,雨季需水量大,干季耐旱的果树品种。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09-02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1755]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成都山地所知识仓储(2009年以前)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丹. 生态果园建设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6):1262-1266. |
APA | 张丹.(2007).生态果园建设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西南农业学报,20(6),1262-1266. |
MLA | 张丹."生态果园建设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西南农业学报 20.6(2007):1262-126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