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建辉![]() ![]() |
刊名 | 山地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07 |
卷号 | 25期号:5页码:590-595 |
关键词 | 紫色土 丘陵区 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 输沙模 |
合作状况 | 其它 |
中文摘要 |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各地区水土保持的基本途径之一。根据对四川紫色土丘陵区综合治理小流域(四川南部县鹤鸣观小流域)水土流失多年(1985~2001年)监测,结果表明:①紫色土丘陵区小流域无论是以工程措施还是以生物措施为主进行综合治理,其水土保持效果都是十分有效的,而且是稳定的;②以工程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其水土保持较以生物措施为主的见效快;③这两种综合治理模式,经过一定时期后,其水土保持效果接近。因此,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应因地制宜采取治理模式。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09-02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1766]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成都山地所知识仓储(2009年以前)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建辉,刘刚才. 紫色土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水土保持的作用[J]. 山地学报,2007,25(5):590-595. |
APA | 张建辉,&刘刚才.(2007).紫色土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水土保持的作用.山地学报,25(5),590-595. |
MLA | 张建辉,et al."紫色土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水土保持的作用".山地学报 25.5(2007):590-59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