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四川省生态旅游景区标准指标体系研究——以王朗、九寨沟为例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李树信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6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授予地点成都
导师陈学华
关键词生态旅游 景区标准 指标体系 评估模型
学位专业自然地理学
中文摘要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的同时,又在不同程度上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一种能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应运而生,并得到蓬勃发展。但是,目前对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对生态旅游标准体系的研究还是一种探索和尝试。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生态旅游标准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对四川省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经营现状进行分析,按照科学性、整体性、可行性、层次性、动态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原则,经过筛选,构建了四川省生态旅游景区标准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以自然区域为基础”、“可持续的管理和经营”、“为自然保护和当地社会发展做贡献”、“开展环境教育”四个原则构成,下设11个要素,即“相对未受干扰的自然区域”、“直接的自然体验”、“制订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及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可持续的综合管理”、“为自然保护投入和保护成效做出贡献”、“为保护当地传统文化做出贡献”、“为当地社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完善的解说系统”和“制订负面影响最小化行为守则”,共44个指标。 参照国家相关环境标准,结合四川省生态旅游景区现状,并整合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建立了以四川省实际为基础的生态旅游景区评估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进一步构建了四川省生态旅游景区的评估模型,通过模型计算的评估得分判断生态旅游景区的等级。 论文最后,采用构建的指标体系,以王朗和九寨沟两个生态旅游景区为案例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显示王朗属于纯生态旅游景区,但其需要在“绿色交通”、“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促进社区发展”三个方面作进一步改进;九寨沟属于准生态旅游景区,其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是:“高质量的环境教育解说”,“控制游客数量的时空分布”,“建立健全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监测评价体系”,“开发高档次、特色生态旅游商品”。
学科主题自然地理学 ; 旅游经济学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0-22
分类号F32;TP3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2302]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成都山地所知识仓储(2009年以前)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树信. 四川省生态旅游景区标准指标体系研究——以王朗、九寨沟为例[D]. 成都.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0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