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基于遥感技术的泥石流沟堵江评价——以5.12汶川地震后都汶公路沿线为例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葛永刚; 崔鹏; 郭晓军
出版日期2009
会议名称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
会议日期2009-10-17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关键词5.12地震 泥石流堵江 危险性评价 都汶公路
中文摘要文章综合野外考察及遥感解译数据,通过构建的泥石流总量方程和已有的泥石流堵江模型进行5.12地震后极震区都汶公路沿线泥石流堵江的危险性评价。在野外考察基础上,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得研究区泥石流沟基础数据:通过构建的震后泥石流总量计算方程,获得泥石流最大单宽流量;并对已-有的流量比堵江判别公式略做改进,在此基础上综合泥石流沟基础数据、泥石流总量及改进后的泥石流堵江判别公式,对研究区29条泥石流沟进行了堵江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部分处于中度危险区以上,三者占总面积的70%,其中马羊站沟、马鲶坪沟、磨子沟和洱沟堵江危险性系数在0.9以上,堵江危险性最大,其次是太平沟、华溪沟、新桥沟、板桥沟、福烟沟、高店子沟、罗圈湾沟和千金沟堵江可能性在0.7-0.9之间,堵江危险性次之。评价结果与野外实地调查相符,,评价结果比较理想,可以为震后灾区应急避险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合作状况其它
会议主办者中国地理学会(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
会议录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
学科主题灾害学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1946]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成都山地所知识仓储(2009年以前)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葛永刚,崔鹏,郭晓军. 基于遥感技术的泥石流沟堵江评价——以5.12汶川地震后都汶公路沿线为例[C]. 见: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 中国北京. 2009-10-1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