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遥感定量评估与链生过程分析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郭祥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10-05-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范建容
关键词遥感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灾害链 崩塌 滑坡 堰塞湖
学位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文摘要5.12汶川大地震次生灾害链生现象非常突出,地震灾害的发生可以引起很多连锁反应。以之为起源点,衍生出多条错综复杂的灾害链系统,其中地质灾害链是危害性最大的灾害链,对灾区重建工程施工以及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灾害链是震后灾区较为常见、危害较大的灾害链之一,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其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可以有效地指导灾后重建工作和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灾害链中各灾体特征信息的遥感定量反演、潜在地震次生灾害评估,是遥感科学、地理信息科学与地表灾害过程研究的交叉课题,也是减灾科学的前瞻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灾害链的链生过程,参与灾害链的形成发展各致灾环节灾害的特征,地震对各灾害链环节灾害的影响,以及各环节灾害的相互关系。(2)基于遥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体的分布特征与几何特征的识别与提取;基于统计模型与几何模型的崩塌、滑坡灾体松散堆积物的定量评估。(3)以磨子沟为例,以"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的发生、发展为主线,结合遥感与GIS分析方法,对灾害链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对灾害链每个致灾环节给予定量化解析,把致灾环之间相互影响、上下承接的关系予以表述,并对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在分析灾害链成灾过程及致灾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得出地震对整个灾害链以及单个致灾环节的影响,地震不仅决定着灾害链上游致灾环的产生与发展,还在整个灾害链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促进与激发作用。(2)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对应不同尺度、精度的地质灾害的评估,高分辨率影像可以为重点小流域的地质灾害的详细解译提供较好的数据支持。对崩塌、滑坡灾害体不同部位的精确识别与提取有助于提高对松散堆积物的定量评估精度。(3)基于统计模型的山地灾害遥感评估适于大范围区域地质灾害的调查工作,基于较高分辨率影像和灾害体三维几何特征的定量评估适于重点小流域的定量评估。(4)本文以磨子沟为例,对整个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链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按照灾害链中每个致灾环节发生发展的时空顺序,对磨子沟地震次生灾害链的各致灾环节进行定量模拟,与现场测量、调查所得结果相互印证,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较为接近。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对具有相同地质、气候、水文环境的灾区重点泥石流沟地震次生灾害链的防治起一定的示范作用。
英文摘要5.12汶川大地震次生灾害链生现象非常突出,地震灾害的发生可以引起很多连锁反应。以之为起源点,衍生出多条错综复杂的灾害链系统,其中地质灾害链是危害性最大的灾害链,对灾区重建工程施工以及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灾害链是震后灾区较为常见、危害较大的灾害链之一,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其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可以有效地指导灾后重建工作和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灾害链中各灾体特征信息的遥感定量反演、潜在地震次生灾害评估,是遥感科学、地理信息科学与地表灾害过程研究的交叉课题,也是减灾科学的前瞻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灾害链的链生过程,参与灾害链的形成发展各致灾环节灾害的特征,地震对各灾害链环节灾害的影响,以及各环节灾害的相互关系。(2)基于遥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体的分布特征与几何特征的识别与提取;基于统计模型与几何模型的崩塌、滑坡灾体松散堆积物的定量评估。(3)以磨子沟为例,以"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的发生、发展为主线,结合遥感与GIS分析方法,对灾害链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对灾害链每个致灾环节给予定量化解析,把致灾环之间相互影响、上下承接的关系予以表述,并对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在分析灾害链成灾过程及致灾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得出地震对整个灾害链以及单个致灾环节的影响,地震不仅决定着灾害链上游致灾环的产生与发展,还在整个灾害链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促进与激发作用。(2)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对应不同尺度、精度的地质灾害的评估,高分辨率影像可以为重点小流域的地质灾害的详细解译提供较好的数据支持。对崩塌、滑坡灾害体不同部位的精确识别与提取有助于提高对松散堆积物的定量评估精度。(3)基于统计模型的山地灾害遥感评估适于大范围区域地质灾害的调查工作,基于较高分辨率影像和灾害体三维几何特征的定量评估适于重点小流域的定量评估。(4)本文以磨子沟为例,对整个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链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按照灾害链中每个致灾环节发生发展的时空顺序,对磨子沟地震次生灾害链的各致灾环节进行定量模拟,与现场测量、调查所得结果相互印证,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较为接近。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对具有相同地质、气候、水文环境的灾区重点泥石流沟地震次生灾害链的防治起一定的示范作用。
公开日期2013-02-04
源URL[http://192.168.143.20:8080/handle/131551/4887]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郭祥. 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遥感定量评估与链生过程分析[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