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污染后牙本质表面不同处理方法对牙本质剪切强度影响的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孙景杨 ; 郭良微 ; 刘宝峰 ; 徐经伟 |
刊名 | 口腔医学研究
![]() |
出版日期 | 2013 |
卷号 | 29期号:6页码:535-537 |
关键词 | 牙本质粘结剂 唾液污染 剪切强度 |
ISSN号 | 1671-7651 |
通讯作者 | 郭良微 |
中文摘要 | 目的:研究唾液污染后牙本质表面不同处理方法对牙本质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50颗人无龋第三恒磨牙垂直于牙体长轴切除冠部釉质,暴露牙本质中层,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牙齿。其中一组酸蚀后无唾液污染为对照组(A组),其余4组磷酸酸蚀后经唾液污染分别进行完全吹干(B组)、水冲洗(C组)、水冲洗后再酸蚀15s(D组)、水冲洗后再酸蚀30s(E组),37℃水浴24h后测试其剪切强度。结果:A组、C组、D组、E组剪切强度明显高于B组(P<0.05),且A组、C组、D组、E组间剪切强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牙本质修复过程中,唾液污染后,通过水冲洗,水冲洗后再酸蚀15s,水冲洗后再酸蚀30s均可得到较高的粘结强度。 |
收录类别 | CSCD收录国内期刊论文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4-01-17 |
源URL | [http://ir.ciac.jl.cn/handle/322003/49369] ![]() |
专题 |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_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知识产出_期刊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孙景杨,郭良微,刘宝峰,等. 唾液污染后牙本质表面不同处理方法对牙本质剪切强度影响的研究[J]. 口腔医学研究,2013,29(6):535-537. |
APA | 孙景杨,郭良微,刘宝峰,&徐经伟.(2013).唾液污染后牙本质表面不同处理方法对牙本质剪切强度影响的研究.口腔医学研究,29(6),535-537. |
MLA | 孙景杨,et al."唾液污染后牙本质表面不同处理方法对牙本质剪切强度影响的研究".口腔医学研究 29.6(2013):535-53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