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选择育种在水产养殖中对满足人类未来所需动物蛋白的重要性(一)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李小兵 ; 黎雪梅 ; 郑宗林
刊名饲料与畜牧
出版日期2013
期号7页码:20-25
关键词水产养殖 潜能 选择育种 动物蛋白
中文摘要水产养殖业作为增长最快的食品生产行业,绝大多数水产品均来自亚洲。水产品的营养价值与农场动物的肉质相似,因为它们不仅富含微量元素,还含有较高浓度的ω-3脂肪酸。与农场动物相比,鱼类可更为有效地转换能量和蛋白质。如果水产养殖业的规模以目前的速度继续扩大,那么在2020年,鱼类和贝类的产量将达到132万t,海藻产量可达4,300万t。在未来,海水养殖的潜在产量可用海岸线的长度来评估,而淡水养殖产量则用不同国家的可利用陆地面积来评估。在2005年,海洋渔业的平均产量为103t/km海岸线,产量范围从0到1,721t(中国);淡水养殖产量则平均为0.17t/公顷,从0到接近6t/公顷(孟加拉国),亦表明淡水养殖产量有着迅猛增长的势头。初步统计,世界水产养殖总量有增长20倍的潜力。通过增加草食性品种和遗传改良品种的数量,可减少对饲料资源的依赖。虽然在年度报告中,水生种类所带来的遗传增益通常要高于农场动物。但在水产养殖业中,利用选择育种作为一种提高生产效率的手段,远落后于种植业和畜牧业。据估计,目前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基于遗传改良的品种不足10%。若遗传改良的动物品种能得以应用,那么产量可能会大幅提高。每一代的平均遗传收益的增长率也可达12.5%。更为重要的是,选择育种已被证明可以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及其品种的成活率,这意味着伴随着越来越多选育品种的应用,人们可以更好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如饲料、劳动力、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海域等。
收录类别其他
公开日期2014-01-02
源URL[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19429]  
专题水生生物研究所_水生生物多样性与资源保护研究中心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小兵,黎雪梅,郑宗林. 选择育种在水产养殖中对满足人类未来所需动物蛋白的重要性(一)[J]. 饲料与畜牧,2013(7):20-25.
APA 李小兵,黎雪梅,&郑宗林.(2013).选择育种在水产养殖中对满足人类未来所需动物蛋白的重要性(一).饲料与畜牧(7),20-25.
MLA 李小兵,et al."选择育种在水产养殖中对满足人类未来所需动物蛋白的重要性(一)".饲料与畜牧 .7(2013):20-2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