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云南锦斑蛾幼虫体表分泌物氰苷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及其对黑头酸臭蚁的生物活性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黄圣卓 ; 公维昌 ; 马青云 ; 牛洋 ; 梅文莉 ; 陈高 ; 赵友兴
刊名昆虫学报
出版日期2013
期号2页码:207-211
关键词云南锦斑蛾 黑头酸臭蚁 毒性分泌液 化学防御 氰苷 取食实验
ISSN号0454-6296
产权排序第二
中文摘要为研究云南锦斑蛾Achelura yunnanensis幼虫的化学防御策略,利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制备色谱等色谱学方法对其毒性分泌液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并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学方法对分离到的成分进行了结构鉴定。从其毒性分泌液中分离得到了两个神经毒性氰苷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linamarin和lotaustralin。取食试验表明,linamarin对黑头酸臭蚁Tapinoma melanocephalum有明显的拒食活性。我们推测,云南锦斑蛾体内的神经毒性物质氰苷是通过摄取宿主植物冬樱花Prunus cerasoides和云南樱花P.majestic而获得的,并在体内转化形成毒液,用于防御其天敌。本研究为云南锦斑蛾和宿主植物的协同进化提供了化学依据。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4-04-09
源URL[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17768]  
专题昆明植物研究所_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黄圣卓,公维昌,马青云,等. 云南锦斑蛾幼虫体表分泌物氰苷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及其对黑头酸臭蚁的生物活性[J]. 昆虫学报,2013(2):207-211.
APA 黄圣卓.,公维昌.,马青云.,牛洋.,梅文莉.,...&赵友兴.(2013).云南锦斑蛾幼虫体表分泌物氰苷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及其对黑头酸臭蚁的生物活性.昆虫学报(2),207-211.
MLA 黄圣卓,et al."云南锦斑蛾幼虫体表分泌物氰苷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及其对黑头酸臭蚁的生物活性".昆虫学报 .2(2013):207-21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