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雨生红球藻的光周期效应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韦韬; 顾文辉; 李健; 张波; 潘光华; 朱大玲; 王广策
刊名植物学报
出版日期2013-03-10
期号2页码:168-173
关键词虾青素 雨生红球藻 光照强度 光周期
中文摘要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是一种单细胞淡水绿藻,是自然界已知的中虾青素含量最高的生物物种。通过分析3种光照强度(70、120和300μmol·m–2·s–1)下雨生红球藻细胞形态、生长速率和虾青素含量的差异,对其光周期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强下适宜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光周期均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光强为120μmol·m–2·s–1时其细胞生长速率最大,为0.43d–1;细胞内虾青素含量随着光强和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300μmol·m–2·s–1光强下连续光照15天后,藻细胞呈亮红色,平均直径为21.02μm,最大虾青素值达39.40pg·ce...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4807199
公开日期2014-07-28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6835]  
专题海洋研究所_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韦韬,顾文辉,李健,等. 雨生红球藻的光周期效应[J]. 植物学报,2013(2):168-173.
APA 韦韬.,顾文辉.,李健.,张波.,潘光华.,...&王广策.(2013).雨生红球藻的光周期效应.植物学报(2),168-173.
MLA 韦韬,et al."雨生红球藻的光周期效应".植物学报 .2(2013):168-17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