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材料与环境雌激素类化合物的复合毒性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曾鲁哲 |
学位类别 | 硕士 |
答辩日期 | 2013-05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宋茂勇, ; 汪海林 |
关键词 | 修饰碳纳米管 细胞毒性 EE2 雌激素活性 MVLN 复合效应 f-SWCNTs Cytotoxicity EE2 Estrogenic activity MVLN Composite effect |
其他题名 | Combined Toxicity of Carbon Nano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al Estrogen Mimics |
学位专业 | 环境科学 |
中文摘要 | 纳米材料由于其在机械、电子、光学及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方面展现出的独特性能而备受关注。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纳米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纳米材料对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尽管纳米毒理学的研究已经广泛开展,但人们对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本论文以碳基纳米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碳纳米管、富勒烯及氧化石墨烯的细胞毒性,以及其与环境污染物共存条件下对污染物生物效应的影响。 通过化学修饰可以提高单壁碳纳米管(SWCNTs)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本文研究了羟基、氨基、羧基、聚乙二醇四种化学基团修饰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为了全面评价不同修饰基团对碳纳米管(f-SWCNTs)细胞毒性的影响,本文采用了多种测定和评价细胞毒性的方法,包括 MTS方法评价细胞活性的改变,LDH方法评价细胞膜损伤,DCFH-DA方法评价细胞内部 ROS水平,AnnexinV-PI方法评价细胞凋亡和坏死,胞内 GFP-Bax方法研究细胞凋亡的机理和通路。结果表明,在所有暴露浓度中,f-SWCNTs对 MCF7细胞活性和 ROS产生量的影响不明显,但会导致细胞形态产生明显改变,引起细胞膜损伤、降低细胞粘附性并引起细胞凋亡。除此之外,本文还对富勒烯和氧化石墨烯的细胞毒性开展了研究。 人工纳米材料释放到环境当中会和污染物结合,这种结合也许会影响纳米材料和所结合物质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效应。本文研究了不同修饰碳纳米管与人工合成雌激素(EE2)的复合效应,并且通过测定其在 MVLN细胞中诱导荧光素酶的量来考察EE2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当EE2和f-SWCNTs联合暴露 MVLN细胞后,EE2的雌激素活性没有明显改变;但 HPLC分析表明EE2可以被吸附到 f-SWCNTs表面,吸附后 EE2的雌激素活性会受到明显抑制。初步结果表明:环境污染物与纳米材料的相互作用会影响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 和环境效应。 |
公开日期 | 2014-07-24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7597]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曾鲁哲. 碳纳米材料与环境雌激素类化合物的复合毒性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