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倍体单体牡蛎规模化培育方法
文献类型:专利
作者 | 相建海![]() ![]() |
发表日期 | 2007-11-28 |
专利号 | CN200610046697.1 |
专利类型 | 发明 |
关键词 | 权利要求书1.三倍体单体牡蛎规模化培育方法 2)获卵和三倍体产生:利用四倍体与二倍体母本杂交生产100%的三倍体 3)幼体培育:受精卵孵出后 4)无附着变态:首先滤出健康的眼点幼虫 实现三倍体的单体培育 5)上升流培养:稚贝经过变态附着后进入上升流培养系统 6)下降流培养:培养8-12天 7)室外暂养:稚贝培养到5mm左右后 8)潮间带筏式养殖:养殖期8-10个月 其特征在于:1)亲贝培育:包括二倍体和四倍体亲贝的培育 幼虫经18-20天即出现眼点和足 然后可利用肾上腺素处理 幼虫变态后 培养15±2天 稚贝生长到4-6mm 转移到室外暂养池 个体生长到7~8cm即可收获。 生长到眼点期幼虫 贝壳粉加下降流设备实现无附着变态 生产长度达到0.25-0.35mm的稚贝 稚贝生长到1.95-2.05mm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培育27-33天 稚贝生长到1.3-1.7cm 后进行三倍体单体牡蛎养殖 |
权利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中文摘要 | 本发明涉及在已有四倍体牡蛎亲本的基础上发明一整套切合生产需要的三倍体单体牡蛎规模化培育的技术方法;它具有方法中所涉及的设施、设备及技术流程;技术方法包括亲贝培育、获卵和三倍体产生、幼体培育、无附着变态、下降流培养、上升流培养、室外暂养、潮间带筏式养成、商品牡蛎净化。本发明首次将三倍体技术与单体牡蛎养殖技术相结合培育出牡蛎新品种,同时可以规模化生产。三倍体单体牡蛎具有比现有牡蛎品种个体大、体内含糖量高、品质和口味较好等特点,且单体牡蛎外观等方面较原有品种具有难以比拟的优势。这些特点决定了三倍体单体牡蛎具有替代改良现有牡蛎品种的潜力,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日期 | 2007-11-28 |
申请日期 | 2006-05-26 |
语种 | 中文 |
专利申请号 | CN200610046697.1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7397] ![]() |
专题 | 海洋研究所_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相建海,刘保忠. 三倍体单体牡蛎规模化培育方法. CN200610046697.1. 2007-11-2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