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中国明对虾两种免疫相关蛋白的表达与功能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桂朗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11-08-02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师相建海
关键词中国明对虾 免疫基因 四跨膜蛋白 Crustin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学位专业海洋生物学
中文摘要本论文以中国明对虾为研究对象,利用体外重组表达技术,对中国明对虾免疫相关膜蛋白基因Tetraspanin-3 gene (FcTetraspanin-3)和抗菌肽FcCar进行了重组表达,并对重组蛋白的功能进行了研究。 FcTetraspanin-3是组成型表达于中国明对虾中各组织中四跨膜蛋白,在被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 感染后明显上调。我们设计引物克隆获得FcTetraspanin-3的膜外大环区(large extracellular loop,LEL)序列。进行LEL的体外重组表达与分离,并制备抗兔多克隆抗体anti-LEL。分别利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织中FcTetraspanin-3 表达水平。结果表明:FcTetraspanin-3在肝胰腺、肠和腹神经索中的表达量最高。FcTetraspanin-3主要存在于肠内壁的杆状上皮细胞和肝胰腺分泌细胞的细胞膜上。注射anti-LEL抗体封闭中国明对虾体内FcTetraspanin-3蛋白后进行WSSV感染实验,对虾死亡率显著减少。而注射LEL序列制备的dsRNA进行干扰实验,沉默FcTetraspanin-3基因的虾进行WSSV感染实验时,对虾体内WSSV病毒粒子拷贝数下降。以上结果表明细胞跨膜蛋白FcTetraspanin-3在WSSV侵入细胞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介导作用,因此抑制和干扰对虾FcTetraspanin-3的表达与活性,可成为WSSV防治的一个新途径。 通过3’RACE和5’RACE方法,获得中国明对虾中获得Crustin抗菌蛋白FcCar全长cDNA序列;其ORF为465bp,编码一个大小约17.8kDa的蛋白质。序列分析表明,FcCar具备1型crustin 及carcinin蛋白的基本特征,这是首次从对虾中被发现的1型Crustin。FcCar在对虾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远高出其他组织。受到弧菌或WSSV刺激后FcCar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原核表达获得有活性表达产物后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显示FcCar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抑制作用。因而推测FcCar在中国明对虾先天性免疫中有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阐明了中国明对虾两种免疫相关蛋白 FcTetraspanin-3和FcCar 在对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对病毒病原WSSV的免疫应答反应,分析了其抗病原的作用与机制,为建立有效的对虾抗病防治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4-08-08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7818]  
专题海洋研究所_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桂朗. 中国明对虾两种免疫相关蛋白的表达与功能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