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河谷的滑坡灾害带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作者 | 李天池; 王淑敏 |
| 刊名 | 山地研究
![]() |
| 出版日期 | 1988 |
| 卷号 | 6期号:1页码:8-10+65 |
| 关键词 | 滑坡灾害 谷坡 大型滑坡 碎屑岩类 新滩 滑坡发育 碳酸盐岩类 链子崖危岩体 老滑坡 背斜 |
| ISSN号 | 1008-2786 |
| 通讯作者 | 李天池 |
| 中文摘要 | 长江干流重庆至三斗坪之间,河谷总长600余公里,在该段河谷两岸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滑坡和崩塌,给长江航运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特别是自1980年以来,该段干流河谷和附近支流河谷先后发生了盐池河、鸡扒子(照片1)、新滩(照片2)、马家坝(照片3)等巨型滑坡之后,长江河谷两岸的滑坡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本文根据作者考察有关长江三峡工程的滑坡资料,采用环境条件类比法,对长江干流河谷两岸滑坡灾害带的划分进行一次尝试。这里所指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指影响滑坡发育的地质地貌环境。在划分时,还遵循地质规律,并考虑到长江干流河谷滑坡、崩塌的分布和发育历史,滑坡的多期性和继承性等。 |
| 语种 | 中文 |
| 公开日期 | 2014-09-01 |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7172] ![]()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成都山地所知识仓储(2009年以前)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天池,王淑敏. 长江中游河谷的滑坡灾害带[J]. 山地研究,1988,6(1):8-10+65. |
| APA | 李天池,&王淑敏.(1988).长江中游河谷的滑坡灾害带.山地研究,6(1),8-10+65. |
| MLA | 李天池,et al."长江中游河谷的滑坡灾害带".山地研究 6.1(1988):8-10+6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