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氧气底吹连续炼铅模型实验研究——Ⅱ——隔墙的合理布置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梁云; 蔡志鹏; 钱占民; 魏伟胜; 马恩祥; 何玉林; 王林生
刊名化工冶金
出版日期1986
期号01页码:45-53
关键词炼铅 底吹 沉降槽 气体流量 停留时间过长 模型实验 湍流扩散 平均停留时间 液体流量 沉降时间
中文摘要本文通过湍流扩散模型研究了氧气底吹连续炼铅 QSL 炉中的隔墙位置,底吹气体流量精矿, 流量及隔墙洞口面积对混匀时间。停留时间及 Peclet 返混准数的影响。试验表明;目前的 QSL 炉中,由于还原段中渣—铝分离需要较长的沉降时间,造成精矿,在氧化段停留时间过长,因此大大限制了氧化段的生产能力。而且氧化段中存在较大的死区。因此,在保证隔墙不受到氧气射流直接冲击条件下,应把隔墙向前布置,这将加强氧化段的混合,减少精矿在氧化段的停留时间或是把氧化段,还原段与沉降段分开,在还原段后设置一个沉降槽,这不仅缩短了整个炉子的长度,还可大大提高氧化段和还原段的生产能力,也有利于渣—铅分离.
公开日期2014-08-27
源URL[http://ir.ipe.ac.cn/handle/122111/9033]  
专题过程工程研究所_研究所(批量导入)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梁云,蔡志鹏,钱占民,等. 氧气底吹连续炼铅模型实验研究——Ⅱ——隔墙的合理布置[J]. 化工冶金,1986(01):45-53.
APA 梁云.,蔡志鹏.,钱占民.,魏伟胜.,马恩祥.,...&王林生.(1986).氧气底吹连续炼铅模型实验研究——Ⅱ——隔墙的合理布置.化工冶金(01),45-53.
MLA 梁云,et al."氧气底吹连续炼铅模型实验研究——Ⅱ——隔墙的合理布置".化工冶金 .01(1986):45-5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过程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