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与展望流态化科学与技术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李洪钟 ; 郭慕孙 |
刊名 | 化工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3 |
期号 | 01页码:52-62 |
关键词 | 流态化 回眸 展望 |
中文摘要 | 流态化作为一门具有科学内涵的学科始于20世纪40年代,但对于尚没有流态化命题下应用流态化技术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如淘米和扬谷,早已存在。此类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于16世纪。近代流态化理论以郭慕孙提出的广义流态化理论和无气泡气固接触理论以及Davidson提出的气泡理论为代表,而近代流态化技术的工业应用则以煤的气化和石油的催化裂化为代表。当前流态化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流化床内由不同尺度的颗粒、液滴、气泡、聚团的时空不均匀分布所形成的不均匀结构的预测与优化调控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不均匀结构与传递和反应的关系理论的研究以及流态化床的计算机模拟与放大研究。当前流态化技术的工业应用范围已涵盖化工、冶金、能源、材料、环境等领域。在我国,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流态化技术应用尤为活跃。采用由流化床局部构效关系模型与两流体模型相结合的计算机模拟方法是解决流态化反应器过程优化调控和设备放大问题的有效途径。该方法面临许多挑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目前中国工业正处于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转型期。在许多工业流程中,用高效节能的流态化床反应器替代低效高能耗的回转窑、固定床、移动床反应器正逢其时。 |
公开日期 | 2014-08-27 |
版本 | 出版稿 |
源URL | [http://ir.ipe.ac.cn/handle/122111/10056] ![]() |
专题 | 过程工程研究所_研究所(批量导入)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洪钟,郭慕孙. 回眸与展望流态化科学与技术[J]. 化工学报,2013(01):52-62. |
APA | 李洪钟,&郭慕孙.(2013).回眸与展望流态化科学与技术.化工学报(01),52-62. |
MLA | 李洪钟,et al."回眸与展望流态化科学与技术".化工学报 .01(2013):52-6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过程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