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PEG化rhG-CSF的修饰位点识别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李修乐 ; 刘琳 ; 高建萍 ; 张竞 ; 孔英俊 ; 王明林 ; 张贵锋 ; 苏志国
刊名药物生物技术
出版日期2013
期号04页码:348-352
关键词聚乙二醇 修饰 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偶联位点 识别 质谱 酶解
中文摘要研究聚乙二醇(PEG)修饰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上PEG的偶联位点识别方法。采用聚乙二醇单甲醚琥珀酰亚胺碳酸酯(mPEG-SC 5k)修饰rhG-CSF,利用凝胶过滤法对PEG-rhG-CSF进行分离;采用质谱分析结合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降解法以及氨基酸组成分析法等技术,研究PEG-rhG-CSF上PEG偶联位点识别方法。胰蛋白酶降解法结合质谱分析结果表明PEG-rhG-CSF酶解产物中N末端多肽T1PLGPASSLPQSFLLK16的残留量为4%,多肽C17LEQVR21的残留量为96%,表明96%的修饰位点发生在N末端的苏氨酸上,4%的修饰位点发生在16位的赖氨酸上,实验采用糜蛋白酶降解法和氨基酸组成分析法进一步测定了PEG修饰位点以及不同修饰位点的比例,与基于胰酶降解和质谱分析法获得的偶联位点结果一致。结论:采用多种方法对PEG-rhG-CSF上PEG偶联位点进行了识别。胰蛋白酶降解法无需对不同修饰位点的PEG-rhG-CSF进行分离,通过多肽含量变化可获得识别修饰位点及比例,HPLC分析过程中多肽分离度对定量结果有影响。胰蛋白酶降解法结合糜蛋白酶降解法直接获得PEG偶联位点信息,但糜蛋白酶降解位点较多,影响方法的通用性。反相色谱法或基于氨基酸组成分析的方法操作过程简单,但准确度较低。
公开日期2014-08-27
版本出版稿
源URL[http://ir.ipe.ac.cn/handle/122111/10107]  
专题过程工程研究所_研究所(批量导入)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修乐,刘琳,高建萍,等. PEG化rhG-CSF的修饰位点识别研究[J]. 药物生物技术,2013(04):348-352.
APA 李修乐.,刘琳.,高建萍.,张竞.,孔英俊.,...&苏志国.(2013).PEG化rhG-CSF的修饰位点识别研究.药物生物技术(04),348-352.
MLA 李修乐,et al."PEG化rhG-CSF的修饰位点识别研究".药物生物技术 .04(2013):348-35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过程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