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典型溴系阻燃剂对紫贻贝毒理效应的组学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吉成龙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14-05-2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吴惠丰 ; 赵建民
关键词紫贻贝 2 2′ 4 4′-四溴联苯醚 四溴双酚A 毒理效应 性别特异
学位专业环境科学
中文摘要
    本研究选择两种典型溴系阻燃剂2,2′,4,4′-四溴联苯醚(BDE 47)和四溴双酚A(TBBPA)为暴露污染物,以海洋环境监测生物紫贻贝为研究对象,采用以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为主的组学研究方法,结合传统生态毒理学的研究内容,探讨典型溴系阻燃剂对雌、雄紫贻贝的毒理效应,筛选表征污染物毒理效应的代谢物及蛋白质生物标记物,为海岸带环境生物监测及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海洋环境监测生物蛋白质提取方法的优化和比较
    选择裂解液直接提取法、三氯乙酸-丙酮法以及TRIzol法等三种常用的蛋白质提取方法进行优化,提取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以及沙蚕Nereis diversicolor的蛋白质,对三种方法的提取效率及重现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TRIzol法对紫贻贝鳃和牙鲆肝脏组织的蛋白质提取效率最高,重现性最优,而三氯乙酸-丙酮法对沙蚕整体蛋白的提取效果最好。
2BDE 47对紫贻贝毒理效应的组学研究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雌、雄紫贻贝的鳃组织代谢物不同,雄个体鳃中精氨酸含量较高,而雌个体鳃中的亚牛磺酸及谷氨酸盐含量高;紫贻贝经BDE 47暴露30天后,紫贻贝鳃组织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雌紫贻贝的能量代谢(ATP、赖氨酸)及渗透压调节(甜菜碱、亚牛磺酸)相关的代谢物水平显著变化,雄个体只有能量代谢(谷氨酸盐、组氨酸、葡萄糖、苏氨酸以及赖氨酸)相关的代谢物发生变化;利用双向电泳结合质谱检测技术研究紫贻贝蛋白质的变化,BDE 47暴露后雌、雄紫贻贝鳃的蛋白质组均发生改变,对雌、雄紫贻贝的毒理效应均表现为细胞凋亡和细胞骨架的损伤,雌、雄个体还分别表现为蛋白动态平衡和蛋白水解过程的异常。
3TBBPA对紫贻贝毒理效应的组学研究
    紫贻贝经TBBPA暴露30天后,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雌、雄个体的鳃丝均出现纤毛变少和局部细胞凋亡,雄个体鳃丝还表现为血细胞扩散,而在雌个体的鳃丝前端出现粘液分泌物;鳃组织中代谢物的变化呈现性别差异,雌紫贻贝胆碱、甜菜碱、龙虾肌碱、天冬氨酸、牛磺酸、甘氨酸以及ATP等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这些代谢物涉及能量代谢和渗透压调节等生物学过程,而雄紫贻贝只表现出渗透压调节相关的代谢物如二甲基甘氨酸、胆碱、胆碱磷酸以及龙虾肌碱的显著变化;利用基于iTRAQ技术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对照组雌、雄紫贻贝鳃组织中有57个蛋白丰度存在差异;TBBPA暴露后雌、雄个体鳃组织中差异表达的蛋白分别有44个和38个,雌、雄个体差异表达的蛋白均涉及细胞骨架、生长发育、物质和能量代谢、信号传导、基因表达、防御机制及细胞凋亡等生物学活动,但发生响应蛋白谱的表达模式不同。
学科主题环境科学
语种英语
公开日期2014-09-21
源URL[http://ir.yic.ac.cn/handle/133337/7086]  
专题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知识产出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吉成龙. 典型溴系阻燃剂对紫贻贝毒理效应的组学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