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白洋淀湿地芦苇生物量及氮、磷储量动态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刘存歧 ; 李昂 ; 李博 ; 王军霞 ; 张亚娟 ; 刘莎
刊名环境科学学报
出版日期2012-06-06
卷号1期号:6页码:1503-1511
关键词白洋淀 芦苇 磷含量 磷储量 生物量
中文摘要作为由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境,湿地生态系统在氮、磷等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测定的基础上,研究了白洋淀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el)各构件的生物量和氮、磷含量,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氮、磷储量并系统分析了各指标在生长季节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各构件生物量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叶片生物量的最大值出现在6月,根状茎生物量的最大值则出现在8月,叶鞘、地上茎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最大值出现在10月;地上各部分氮、磷含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4月的生长初期,其后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最小值出现的时间各不相...
公开日期2014-12-04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8208]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存歧,李昂,李博,等. 白洋淀湿地芦苇生物量及氮、磷储量动态特征[J]. 环境科学学报,2012,1(6):1503-1511.
APA 刘存歧,李昂,李博,王军霞,张亚娟,&刘莎.(2012).白洋淀湿地芦苇生物量及氮、磷储量动态特征.环境科学学报,1(6),1503-1511.
MLA 刘存歧,et al."白洋淀湿地芦苇生物量及氮、磷储量动态特征".环境科学学报 1.6(2012):1503-151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