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四川泥石流防治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周必凡 ; 王鹰
出版日期1993-08
会议名称首届全国泥石流、滑坡防治学术会议
会议日期1993-9-14~17
会议地点昆明
关键词泥石流 经济损失 灾害机理 防治工程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页码141-145
通讯作者周必凡
中文摘要四川泥石流灾害相当严重,不仅使经济损失巨大,而且人员伤亡惨重。1979年11月2日深夜,雅安市陆王沟干溪沟爆发泥石流,死亡169人,造成人心惶惶,影响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1981年7月9日凌晨,甘洛县利子依达沟爆发泥石流,摧毁成昆铁路利子依达大桥,造成旅客列车颠覆,死亡达360余人;1988年6月25日,高县城区发生泥石流,经济损失13000万元,死亡13人。有的受灾城镇,干部和群众想弃城搬迁,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对山区泥石流灾害进行防治,已成为四川四化建设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间题,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成都山地所),和所外单位协作,长期在四川从事泥石流考察、定位观测和实验研究工作,在基本摸清泥石流分布规律、类型特征、活动特点、形成机理及危害程度的基础上,从1970年开始,结合四川省的委托任务,与当地政府一起,开展了四川山区泥石流综合治理工作,选择了对铁路、城镇和农业危害严重的凉山黑沙河、南坪县后山、雅安市陆王沟、干溪沟、喜德县东沟、汉源县狮子沟、金川县八步里沟、黑水县芦花沟、宁南县城后山、冕宁县盐井沟、九寨沟风景区等多处泥石流作为试点进行综合治理。这些沟在地区上和类型上均有其代表,治理工程除九寨沟风景区泥石流防治工程尚在继续进行外,其余已先后于1979-1991年全部完成,分别进行了验收和技术鉴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会议主办者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云南省计委国土办;云南省地理研究所
会议录首届全国泥石流滑坡防治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录出版者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会议录出版地昆明市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7633]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成都山地所知识仓储(2009年以前)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必凡,王鹰. 四川泥石流防治[C]. 见:首届全国泥石流、滑坡防治学术会议. 昆明. 1993-9-14~1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