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地表温度在监测湖区钉螺孳生地中的作用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何战英 ; 林丹丹 ; 朱蓉 ; 宫鹏 ; 郭家钢
刊名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出版日期2006
期号4页码:234-238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卫星通信
中文摘要目的通过比较钉螺孳生地和无钉螺孳生区域的地表温度(LST),探讨LST在监测钉螺孳生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江西省退田还湖区和赣江堤内洲滩,按有螺、无螺分为4个试区,从遥感图片中提取植被指数(NDVI)和LST,比较二者在钉螺孳生区和无钉螺孳生区的差别,从而说明LST在判别湖区钉螺孳生地中的作用。结果东风圩(退田还湖区)的NDVI主要在0-0.20范围, 2个有螺区域的NDVI主要在0.20-0.40之间。4个试区的NDV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69, P<0.01)。东风圩LST是24-30℃,五洲头-无螺区的LST主要在23-28℃范围,五洲头-有螺区取值在22-26℃,长江洲的LST较低,其值主要位于20-24℃之间。4个试区的LST值总体分布不同(X2=115.23,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分析发现,无螺区的NDVI低于有螺试区,而LST较高。结论钉螺孳生地和非钉螺孳生地的NDVI和(或)LST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LST对某区域是否适宜钉螺孳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收录类别CNKI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5-01-05
源URL[http://ir.ceode.ac.cn/handle/183411/36277]  
专题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_中文期刊论文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何战英,林丹丹,朱蓉,等. 地表温度在监测湖区钉螺孳生地中的作用[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4):234-238.
APA 何战英,林丹丹,朱蓉,宫鹏,&郭家钢.(2006).地表温度在监测湖区钉螺孳生地中的作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4),234-238.
MLA 何战英,et al."地表温度在监测湖区钉螺孳生地中的作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4(2006):234-23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