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区坡度与面状侵蚀产沙的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谭宽祥 |
刊名 | 泥沙研究
![]() |
出版日期 | 1991 |
期号 | 2页码:64-68 |
关键词 | 侵蚀产沙 坡度变化 坡面 降雨条件 黄土地区 侵蚀强度 降雨强度 结皮 模式理论 水流作用 |
中文摘要 | 本文分析野外径流场观察资料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或相似时,在暴雨条件下出现低坡度(14.68°)和高坡度(34.33°)面状侵蚀产沙少,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等坡度(28.68°)面状侵蚀大的规律.在一些非暴雨的特殊性降雨条件下,出现了与之相反的规律,高坡度和低坡度坡面面状产沙较中等坡度的大的规律.根据黄土地区表层实际颗粒存在形式可建立三种面状产沙模式.这三种面状产沙模式理论上可以解释上述规律. |
收录类别 | CNKI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5-01-05 |
源URL | [http://ir.ceode.ac.cn/handle/183411/36797] ![]() |
专题 | 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_中文期刊论文_期刊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谭宽祥. 黄土地区坡度与面状侵蚀产沙的研究[J]. 泥沙研究,1991(2):64-68. |
APA | 谭宽祥.(1991).黄土地区坡度与面状侵蚀产沙的研究.泥沙研究(2),64-68. |
MLA | 谭宽祥."黄土地区坡度与面状侵蚀产沙的研究".泥沙研究 .2(1991):64-6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