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生物治理规划简介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 | 张有富 |
出版日期 | 1983-03 |
会议名称 | 全国泥石流防治经验交流会 |
会议日期 | 1981-11-17~23 |
会议地点 | 云南东川 |
关键词 | 生物治理 水源涵养林 水土保持林 造林技术措施 林木管护措施 泥石流地区 |
页码 | 59-63 |
其他题名 | A SUMMARY OF VEGETIVE MEASUES FOR CONTROLLING DEBRIS FLOW |
通讯作者 | 张有富 |
中文摘要 | 泥石流地区的生物治理,应从保持水土入手,以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为目标,实行乔、灌、草结合,上、中、下游全面规划,山、水、林、田综合治理的原则。其具体规划,一般可分为泥石流形成区(上中游)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泥石流堆积区(下游)的护滩固堤林和防风护田林带等。 本文还介绍了泥石流地区的造林技术措施和林木管护措施。 |
英文摘要 | The vegetative measures bring a distinct restraining effect on surface ersion and heavy-rainfall-induced debris flow, but hardly no effect on Landslide-induced debris flow. In the preceding condition, the effects of vegtative meaures are: to avoid runoff erosion of slopes and to weaken and remove the debris flow activities once and for all. Therefore, the vegetative mesure, in a sense, is a effective econmical one for pemanent control of the debris flows in a synthetical way. It has a active sinificance for recovering and retaining ecological equivalence of mountainous regions. |
会议主办者 | 云南省东川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 |
会议录 | 全国泥石流防治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 |
会议录出版者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
会议录出版地 | 重庆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7743]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成都山地所知识仓储(2009年以前)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有富. 泥石流生物治理规划简介[C]. 见:全国泥石流防治经验交流会. 云南东川. 1981-11-17~2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