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龙竹高频植株再生系统的建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 | |
作者 | 杨杨; 何俊![]() ![]() ![]() |
刊名 | 竹子研究汇刊
![]() ![]() ![]() |
出版日期 | 2014-11-15 ; 2014-11-15 ; 2014-11-15 |
期号 | 4页码:1-5 |
关键词 | 小叶龙竹 丛芽 愈伤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小叶龙竹 丛芽 愈伤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小叶龙竹 丛芽 愈伤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
产权排序 | 第一 ; 第一 ; 第一 |
中文摘要 | 以离体保存的小叶龙竹试管丛芽为外植体进行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和愈伤组织再分化的研究。结果如下:1丛芽、茎尖、茎节和叶片,都能长出愈伤组织,效果较好的是丛芽、茎尖,其次为茎节,叶片较差。2最适培养基为MS+2,4-D 3 mg·L-1+Kt 0.2 mg·L-1+S 3%。3 1~3代愈伤组织分化芽的频率高,每隔6~8个月新启动一批丛芽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可以保证高频稳定的愈伤组织再生系统的建立,以供后续的转基因研究。 |
英文摘要 | 以离体保存的小叶龙竹试管丛芽为外植体进行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和愈伤组织再分化的研究。结果如下:1丛芽、茎尖、茎节和叶片,都能长出愈伤组织,效果较好的是丛芽、茎尖,其次为茎节,叶片较差。2最适培养基为MS+2,4-D 3 mg·L-1+Kt 0.2 mg·L-1+S 3%。3 1~3代愈伤组织分化芽的频率高,每隔6~8个月新启动一批丛芽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可以保证高频稳定的愈伤组织再生系统的建立,以供后续的转基因研究。; 以离体保存的小叶龙竹试管丛芽为外植体进行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和愈伤组织再分化的研究。结果如下:1丛芽、茎尖、茎节和叶片,都能长出愈伤组织,效果较好的是丛芽、茎尖,其次为茎节,叶片较差。2最适培养基为MS+2,4-D 3 mg·L-1+Kt 0.2 mg·L-1+S 3%。3 1~3代愈伤组织分化芽的频率高,每隔6~8个月新启动一批丛芽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可以保证高频稳定的愈伤组织再生系统的建立,以供后续的转基因研究。 |
收录类别 | CSCD |
语种 | 中文 ; 中文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5-01-20 ; 2015-01-20 ; 2015-01-20 |
源URL | [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18630] ![]() |
专题 | 昆明植物研究所_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杨杨,何俊,程治英,等. 小叶龙竹高频植株再生系统的建立, 小叶龙竹高频植株再生系统的建立, 小叶龙竹高频植株再生系统的建立[J]. 竹子研究汇刊, 竹子研究汇刊, 竹子研究汇刊,2014, 2014, 2014(4):1-5, 1-5, 1-5. |
APA | 杨杨,何俊,程治英,李德铢,&郭振华.(2014).小叶龙竹高频植株再生系统的建立.竹子研究汇刊(4),1-5. |
MLA | 杨杨,et al."小叶龙竹高频植株再生系统的建立".竹子研究汇刊 .4(2014):1-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