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改性当地土壤技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综合效果研究:Ⅱ.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响应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尚媛媛 ; 潘纲 ; 代立春 ; 李梁 ; 李宏 ; 毕磊 ; 王丹 ; 李巧霞 ; 龚志军
刊名湖泊科学
出版日期2013-01-06
卷号1期号:1页码:9-15
关键词改性当地土壤 富营养化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太湖 梅梁湾
中文摘要从2010年10月开始在太湖梅梁湾围隔内实验区实施了改性当地土壤技术,在研究其对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长效控制作用的同时,重点研究了底栖动物群落对此技术的响应.研究发现:经过11个月的处理,相比对照区,实验区内软体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增长了124%和33.8%,底栖动物Margalef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增长了41.1%和18.5%.环境因子和底栖动物群落的典范对应分析发现叶绿素a、温度、溶解氧和总磷对底栖动物群落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表明通过改性当地土壤技术降低水体营养盐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增加底泥表层溶解氧含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底栖动物生境,提高其物种多样性.
公开日期2015-01-28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8925]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尚媛媛,潘纲,代立春,等. 改性当地土壤技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综合效果研究:Ⅱ.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响应[J]. 湖泊科学,2013,1(1):9-15.
APA 尚媛媛.,潘纲.,代立春.,李梁.,李宏.,...&龚志军.(2013).改性当地土壤技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综合效果研究:Ⅱ.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响应.湖泊科学,1(1),9-15.
MLA 尚媛媛,et al."改性当地土壤技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综合效果研究:Ⅱ.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响应".湖泊科学 1.1(2013):9-1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