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源头南苕溪河口生态工程恢复及其初期水质净化效应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袁淑方 ; 王为东 ; 董慧峪 ; 强志民 ; 李松 ; 汪仲琼 ; 杨金珠 ; 尹澄清 |
刊名 | 环境科学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3-05-06 |
卷号 | 5期号:1页码:1475-1483 |
关键词 | 山溪性河流 河口与滨岸带 合金钢网石兜 深潭-浅滩 塘-洼地 透水坝 沙洲场 植被缓冲带 |
中文摘要 | 针对太湖流域源头溪流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和生态拦截净化较弱的问题,采用生态工程措施于南苕溪入青山湖水库河口处对河道进行恢复.综合考虑山溪性河流水文水动力特征,通过构建、稳定和保护河口与滨岸带生态系统实现河道恢复目标.所采用关键技术包括:合金钢网石兜抛石技术、深潭-浅滩/塘-洼地组合净化技术、分流沙嘴技术、T-型乱石抛筑透水坝技术、河岸侵蚀面防侵蚀的浅滩沙洲场技术、植被缓冲带技术、水生植物恢复技术等.对河口生态工程区进行连续9个月的监测结果显示,工程区上段浅滩及分流沙嘴区能有效复氧,提升pH值并降低电导率,同时对总磷、活性磷和悬浮颗粒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中段深潭区通过强化的微生物活性能有效去除铵态氮... |
公开日期 | 2015-01-28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8986]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袁淑方,王为东,董慧峪,等. 太湖流域源头南苕溪河口生态工程恢复及其初期水质净化效应[J]. 环境科学学报,2013,5(1):1475-1483. |
APA | 袁淑方.,王为东.,董慧峪.,强志民.,李松.,...&尹澄清.(2013).太湖流域源头南苕溪河口生态工程恢复及其初期水质净化效应.环境科学学报,5(1),1475-1483. |
MLA | 袁淑方,et al."太湖流域源头南苕溪河口生态工程恢复及其初期水质净化效应".环境科学学报 5.1(2013):1475-148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