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典型污染场地六六六残留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李常亮 ; 刘文彬 ; 汪莉 ; 巴特 ; 高丽荣 ; 张利飞 ; 郑明辉
刊名环境科学
出版日期2008-03-15
卷号1期号:3页码:809-813
关键词六六六 污染场地 土壤 残留 处理处置
中文摘要在历史上受某六六六(HCH)生产企业污染的场地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和研究土壤中HCH的污染水平和污染分布趋势.结果表明,∑HCH值最大为271.72 mg.kg-1,HCH污染主要集中在表层(深度:0~20 cm)、亚表层(深度:20~40 cm)土壤,表层、亚表层土壤中HCH含量远高于深层(深度:40~150 cm)土壤中HCH含量;-βHCH含量最高,远高于其他3种异构体;通过Kriging法插值,画出表层土壤中∑HCH的等值线图,可清晰地看出HCH的分布趋势.本污染场地表层的硬化阻止了雨水的浸润作用,使HCH向下迁移缓慢,HCH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HCH污染深度较浅.
公开日期2015-04-15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10327]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常亮,刘文彬,汪莉,等. 典型污染场地六六六残留特征分析[J]. 环境科学,2008,1(3):809-813.
APA 李常亮.,刘文彬.,汪莉.,巴特.,高丽荣.,...&郑明辉.(2008).典型污染场地六六六残留特征分析.环境科学,1(3),809-813.
MLA 李常亮,et al."典型污染场地六六六残留特征分析".环境科学 1.3(2008):809-81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