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环境磷的生物有效性评估方法的发展动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黄清辉 ; 王子健 |
刊名 | 安全与环境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06-06-25 |
卷号 | 1期号:3页码:132-136 |
关键词 | 环境科学 有效磷 沉积物 颗粒物 生物有效性 淡水 |
中文摘要 | 磷在水体中含量较低,但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却是十分活跃的生源要素之一,其生物有效性往往是藻类水华的驱动力。本文对水环境中磷的生物有效性评估方法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目前发展了很多生物有效磷估算方法,但是没有完全认同的标准方法。从实验操作角度来看,藻类培养分析法最适于水样;化学提取法适于沉积物;而氧化铁材料等磷汇方法在水样及沉积物上均比较方便。事实上,生物有效磷概念含糊,是不可准确定量的。然而,为了更有效地评估磷的生物有效性,估算生物有效磷含量又是很有必要的。 |
公开日期 | 2015-05-14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11112]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黄清辉,王子健. 淡水环境磷的生物有效性评估方法的发展动态[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1(3):132-136. |
APA | 黄清辉,&王子健.(2006).淡水环境磷的生物有效性评估方法的发展动态.安全与环境学报,1(3),132-136. |
MLA | 黄清辉,et al."淡水环境磷的生物有效性评估方法的发展动态".安全与环境学报 1.3(2006):132-13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