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分析和生物测试方法比较研究污染土壤中芳烃受体效应物质的积累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禹果 ; 吴文勇 ; 刘洪禄 ; 肖睿洋 ; 王春霞 ; 王子健 |
刊名 | 环境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06-09-15 |
卷号 | 1期号:9页码:1820-1824 |
关键词 | 污染土壤 EROD生物测试 多环芳烃 毒性当量 |
中文摘要 | 长期使用污水或再生水灌溉的潜在生态风险已经引起普遍关注,但是少有研究持久性有机有毒物质在土壤中积累所产生的慢性毒性.采用7-乙氧基-异吩唑酮-脱乙基酶(EROD)方法测试了北京郊区某再生水灌溉土壤中的芳烃受体效应物质,并用2,3,7,8-TCDD标定出相应的二英毒性当量(TEQbio).同时利用化学分析得到的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根据文献报道毒性当量因子(TEF)换算成二英的毒性当量(TEQPAHs).分析生物测试的结果,发现灌溉土壤中芳烃受体效应物质的毒性当量浓度最高达97.4 ng/kg,明显高于地下水灌溉背景土壤(56.0 ng/kg).通过化学分析和计算得到的TEQP... |
公开日期 | 2015-05-14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11144]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禹果,吴文勇,刘洪禄,等. 利用化学分析和生物测试方法比较研究污染土壤中芳烃受体效应物质的积累[J]. 环境科学,2006,1(9):1820-1824. |
APA | 禹果,吴文勇,刘洪禄,肖睿洋,王春霞,&王子健.(2006).利用化学分析和生物测试方法比较研究污染土壤中芳烃受体效应物质的积累.环境科学,1(9),1820-1824. |
MLA | 禹果,et al."利用化学分析和生物测试方法比较研究污染土壤中芳烃受体效应物质的积累".环境科学 1.9(2006):1820-182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