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稀土对玉米根际土壤N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徐星凯 ; 王子健
刊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出版日期2005-12-20
卷号1期号:6页码:1104-1108
关键词稀土元素 根际 无机氮 有机氮矿化 脲酶 玉米 氮素吸收
中文摘要以潮土为例,采用混合氯化稀土和氯化镧,利用根袋法进行盆栽试验,探讨稀土对玉米根际土壤N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无论是氯化镧或混合氯化稀土,随施用剂量增加,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铵态N、硝态和亚硝态N量均显著降低;根际土壤铵态N、硝态和亚硝态N量高于非根际的差异显著削弱。这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和N净矿化量相一致。在高剂量混合稀土或镧(>10mg?kg-1风干土)作用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有机N矿化量和有效矿质N量显著降低。玉米根系和地上部分N累积量均随稀土剂量增加而降低。在稀土对土壤有效矿质N、脲酶活性和有机N矿化以及植株N吸收的影响方面,混合稀土和镧具有相似性。
公开日期2015-05-25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11596]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徐星凯,王子健. 稀土对玉米根际土壤N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1(6):1104-1108.
APA 徐星凯,&王子健.(2005).稀土对玉米根际土壤N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6),1104-1108.
MLA 徐星凯,et al."稀土对玉米根际土壤N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1.6(2005):1104-110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