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超富集砷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段桂兰 ; 王利红 ; 陈玉 ; 孟祥燕 ; 董妍 ; 朱永官 |
刊名 | 环境科学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07-05-15 |
卷号 | 1期号:5页码:714-720 |
关键词 | 砷 蜈蚣草 超富集 植物修复 |
中文摘要 | 砷污染是全球环境热点问题之一,土壤砷污染治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随着不同砷超富集植物的发现,植物修复技术因其投资和维护成本低、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而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深入理解超富集植物体内砷代谢和富集机制是有效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来治理砷污染土壤的关键.近年来,植物超富集砷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已有的研究结果证明,蜈蚣草(P.vittata)对砷的吸收和转运能力显著高于非超富集植物,转运到地上部的砷主要储存在羽叶细胞的液胞中;蜈蚣草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胁迫能力和五价砷(As(V))还原能力;菌根共生有利于蜈蚣草的生长和砷的富集.有关植物超富集砷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取得了可喜... |
公开日期 | 2015-04-24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10838]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土壤环境科学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段桂兰,王利红,陈玉,等. 植物超富集砷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J]. 环境科学学报,2007,1(5):714-720. |
APA | 段桂兰,王利红,陈玉,孟祥燕,董妍,&朱永官.(2007).植物超富集砷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环境科学学报,1(5),714-720. |
MLA | 段桂兰,et al."植物超富集砷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环境科学学报 1.5(2007):714-72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