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管植物对自然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段晓男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05-12-25 |
卷号 | 1期号:12页码:3375-3382 |
关键词 | 维管植物 甲烷 自然湿地 产生 氧化 传输 |
中文摘要 | 综合评述了维管植物在自然湿地甲烷产生、氧化、传输和排放过程中的作用。维管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甲烷产生的主要碳源,植物根系的周转和碳物质的分泌为产甲烷细菌提供底物;维管植物根际氧化是甲烷氧化最主要的途径,在植物的生长期占到总氧化量的80%左右。植物传输O2的能力和根际O2的需求是影响根际氧化的主要因素;维管植物通气组织的传输促进了甲烷从土壤向大气的输送,但所采用的传输机制影响着气体的输送效率。此外,自然湿地甲烷排放的各个过程均受到维管植物形态和植被类型的影响。维管植物在甲烷排放中的作用可以部分解释自然湿地甲烷在排放的时间(季节性变化、日变化)和空间尺度上的差异。维管植物对于自然湿地甲烷排放具有指... |
公开日期 | 2015-05-27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11749]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段晓男,王效科,欧阳志云. 维管植物对自然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5,1(12):3375-3382. |
APA | 段晓男,王效科,&欧阳志云.(2005).维管植物对自然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生态学报,1(12),3375-3382. |
MLA | 段晓男,et al."维管植物对自然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生态学报 1.12(2005):3375-338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