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榆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区域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史纪安 ; 陈利顶 ; 史俊通 ; 傅伯杰 ; 张淑荣
刊名地理科学
出版日期2003-10-30
卷号1期号:4页码:493-498
关键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区域特征 驱动机制 榆林地区
中文摘要利用榆林地区1986、199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建立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结合多年社会统计资料分析榆林地区10多年来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大、流转方向较为集中,具体表现为农田总面积下降、耕地质量局部改善,林草覆盖面积增长、其它用地类型面积减少;从区域角度分析,南部黄士丘陵沟壑区耕地面积减少、成熟林地面积增加幅度大与西北部风沙区耕地面积轻微增加、天然草地优势地位增强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区域特征符合“因地制宜”规律,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导向吻合。全区总人口及其区域分布、农民年均收入和农业人口比重为该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人们的...
公开日期2015-06-02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12398]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史纪安,陈利顶,史俊通,等. 榆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区域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 地理科学,2003,1(4):493-498.
APA 史纪安,陈利顶,史俊通,傅伯杰,&张淑荣.(2003).榆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区域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分析.地理科学,1(4),493-498.
MLA 史纪安,et al."榆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区域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分析".地理科学 1.4(2003):493-49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