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两种瑞香和刮筋板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化学分类学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黄圣卓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12-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师周俊
关键词瑞香科 大戟科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化学分类学
学位专业药物化学
中文摘要本论文由四章组成。前三章介绍瑞香科Thymelaeaceae瑞香属 Daphne 尖瓣瑞香(Daphne acutiloba)和橙黄瑞香(Daphne aurantiaca) 以及大戟科Euphorbiaceae的海漆属Excoecaria刮筋板(Excoecaria arcerifolia)三种药用植物中的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发现新颖化合物及生物活性成分,并依据化学分类学探讨其之间的亲缘关系。第四章综述了瑞香科属植物系统分类学的变迁和发展,以及自从瑞香科植物中发现瑞香烷型二萜以来公开发表报道的瑞香科植物中二萜类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运用硅胶常压柱层析、减压柱层析、反相柱层析(RP-18)、制备薄层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RP-18)等色谱分离材料和分离技术,运用现代结构解析波谱学方法和技术,从以上三种植物中分离鉴定了不重复化合物292个 (其中16个重复分离到),其中新化合物53个,结构类型涉及二萜、倍半萜、三萜、双黄烷、黄酮、木脂素、香豆素、咖啡酸脂肪酯、甾体、脂肪酸和简单酚性成分等。对以上分离到的成分进行了人肿瘤细胞毒、体外抗HIV-1、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杀线虫和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活性筛选,发现了高活性的体外抗HIV-1(EC50 <10 nM, SI > 3000)化合物15个、高活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1个(抑制率> 50%)和高效杀灭线虫(致死率 > 70%)活性化合物3个。并对三种植物中化学成分的化学分类学意义进行了探讨,证实了瑞香科和大戟科亲缘关系较近的观点,并提出瑞香科是从大戟科或离大戟科较近源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观点。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5-03-23
源URL[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18698]  
专题昆明植物研究所_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黄圣卓. 两种瑞香和刮筋板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化学分类学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