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信息熵理论在冲沟沟头活跃度评价中的应用初探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宝军1,2,3![]() ![]() ![]() ![]() ![]() ![]() ![]() |
刊名 | 中国水土保持
![]() |
出版日期 | 2015-01 |
期号 | 1页码:3-7 |
关键词 | 冲沟沟头 地貌信息熵 沟头活跃度 干热河谷 |
ISSN号 | 1001-0941 |
通讯作者 | 熊东红 |
中文摘要 | 冲沟沟头是整个冲沟活跃区中形态变化及侵蚀产沙最为剧烈的部位,其活跃程度决定着整个冲沟的发展方向。尝试运用地貌信息熵理论,基于RTK-GPS技术对冲沟沟头的实地监测数据,对干热河谷区36个冲沟沟头活跃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36个冲沟沟头在形态发育上均处于活跃期,但分别处于不同程度的侵蚀活跃状态;依据地貌信息熵值可将沟头发育状况划分为4个活跃程度等级,分别为稳定、较稳定、较活跃和活跃,被调查的36个沟头中约有44%处于较活跃或活跃状态,42%处于较稳定状态,仅有14%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沟头发育监测数据验证表明,地貌信息熵理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可将其作为冲沟活跃程度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9980]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4.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成都611130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宝军,熊东红,董一帆,等. 地貌信息熵理论在冲沟沟头活跃度评价中的应用初探[J]. 中国水土保持,2015(1):3-7. |
APA | 张宝军.,熊东红.,董一帆.,苏正安.,杨丹.,...&张素.(2015).地貌信息熵理论在冲沟沟头活跃度评价中的应用初探.中国水土保持(1),3-7. |
MLA | 张宝军,et al."地貌信息熵理论在冲沟沟头活跃度评价中的应用初探".中国水土保持 .1(2015):3-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