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贺纪正 ; 郑袁明 ; 曲久辉 |
刊名 | 环境科学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09-01-15 |
期号 | 1页码:21-27 |
关键词 | 环境微界面 土壤胶体 根际 微生物 污染物 反应过程 污染控制 |
中文摘要 | 土壤环境微界面是土壤组分(矿物和有机质)、植物根系、微生物等微界面的集合体和动态变化的连续体.土壤胶体微界面可理解为土壤固/液界面的双电层结构.这些动态变化的异质微界面,按其表面结构特点可分为硅氧烷型表面、水合氧化物型表面和有机物表面.环境污染物在土壤胶体微界面的迁移转化是污染物在土壤固-液界面反应的动态平衡过程,包括吸附/解吸、沉淀/溶解、络合/螯合、氧化/还原等反应.植物根际是植物与土壤组分和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活跃区域,根际微界面决定着污染物向植物根系的运输、植物吸收及转运,为污染物经土壤向食物链传递的主要通道.根际微生物在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氧化、还原、转化,以及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中起重要作用.这些异质微界面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在土壤环境中构成微界面的连续体,决定着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赋存形态、生物有效性和向其它环境介质(如水体和植物)的迁移,因而在土壤污染控制和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土壤环境微界面过程的研究已成为环境科学的研究前沿,值得引起土壤环境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
公开日期 | 2012-06-28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5016]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土壤环境科学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贺纪正,郑袁明,曲久辉. 土壤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J]. 环境科学学报,2009(1):21-27. |
APA | 贺纪正,郑袁明,&曲久辉.(2009).土壤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环境科学学报(1),21-27. |
MLA | 贺纪正,et al."土壤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环境科学学报 .1(2009):21-2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