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金纳米粒子的组装和超晶格结构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李薇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0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分子组装技术 金纳米粒子 超晶格结构 表面增强拉曼效应
学位专业物理化学
中文摘要本论文采用分子组装技术(包括LB技术和自组装技术)制备了金纳米粒子与有机物复合的超晶格结构,同时系统地研究了有机物组份和纳米粒子尺寸和形态对超晶格量子化特性的调整。首次采用自组装技术和LB技术结合的手段制备了十八硫醇、十八胺及其混合成分与金纳米粒子复合的超晶格结构。研究表明在这种超晶格结构中,金纳米粒子和有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电子跃迁所需的能量,使得电子的跃迁呈现出强烈的量子化特性,电子跃迁能随着十八胺含量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十二烷基硫醇(DDT)包裹的金纳米粒子可以通过浇铸膜方法自发得到二维地超晶格结构。而我们采用LB沉积技术制备了粒子的单层膜和多层膜,对结构的研究证实在单层膜的二维方向以及多层膜的三维方向,金纳米粒子由相互交叉的DDT连接。表明通过LB方法制备了金纳米粒子和DDT复合的二维和三维超晶格结构。利用自组装方法制备了由1,6-已烷双硫醇连接的金纳米粒子自组装多层膜。研究确认在这种组装多层膜中粒子尺寸小和包裹金纳米粒子的3-巯基丙酸的耦合作用是增强膜中粒子之间偶合作用的两个主要因素,粒子之间的偶合作用越大,电子跃迁所需的能量降低。而对于超晶结构,小粒子好于大粒子,包裹的粒子优于未包裹的。对金纳米粒子自组装单层膜这种新兴的SERS活性基底进行了初步研究,首次得到了以此为基底的酞菁铜LB单层膜的SERS谱。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1-17 ; 2011-04-28
页码128
源URL[http://ir.ciac.jl.cn/handle/322003/33975]  
专题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_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知识产出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薇. 金纳米粒子的组装和超晶格结构[D].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00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