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 | |
作者 | 崔小强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02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关键词 |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免疫分析 层层组装 组蛋白 |
其他题名 |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 by Using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Technique |
学位专业 | 分析化学 |
中文摘要 | 本论文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PR)进行了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包括可免疫识别、免疫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动力学以及层层组装生物分子功能膜等方面的研究。1.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对血清中HSA抗体的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能快速实时检测anti-HSA抗体的活性,且传感片能够重复使用100次以上。2.应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铁蛋白的实时免疫分析。实验中采用"三明治"放大法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结果表明,在血清中分析铁蛋白的线性区间为30-200ng/ml,检测限为28ng/ml。应用pH2.0 glycine-HCl溶液进行再生,传感片可重复使用50次以上。3.通过溶液竞争法实现了S尸R技术对小分子化合物吗啡的检测。结果表明,溶液竞争法大大优于表面竞争法。同时求得了吗啡、mBSA与单抗及多抗之间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并进行了比较。对实验现象给出了动力学上的合理解释。4.研究了通过静电吸附作用,DNA和PDDA交替组装多层膜。实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实时监测了DNA/PDDA多层膜的形成,研究了DNA在PDDA表面的吸附动力学。电化学阻抗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了这种层层组装多层膜的均一性。5.应用亲合素和生物素之间的强亲和作用,在金表面层层组装了由亲合素/生物素化抗体组成的蛋白质多层膜。使用实时BIA技术监测了多层膜的成膜过程,同时用电化学阻抗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多层膜的成膜过程进行了表征。结果都表明了多层膜的均匀生长。同时,我们用亲和素生物素化抗体层层组装所制备的抗体多层膜对hlgG进行了灵敏检测。6.应用实时BIA技术研究了组蛋白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发展了新的固定DNA传感片表面,消除了组蛋白与商品化传感片之间的非特异吸附。用Langmuir和Two State Reaction(Coormation change)模型对所得的动力学传感图进行了拟合,初步得到了动力学常数,直观的比较了组蛋白各亚组分与DNA相互作用之间的动力学差异。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1-01-17 ; 2011-04-28 |
页码 | 138 |
源URL | [http://ir.ciac.jl.cn/handle/322003/34243] ![]() |
专题 |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_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知识产出_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崔小强.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 by Using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Technique[D].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00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