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萃取数据库和稀土萃取剂的构效关系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 | |
作者 | 齐玉华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03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关键词 | 稀土萃取数据库 网上检索 pKa值的预测 |
其他题名 | Rare Earth Extraction Database and QSPR Studies for Rare Earth Extractants |
学位专业 | 物理化学 |
中文摘要 | 随着计算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在化学上的应用就是在这种形式下产生的一种新兴学科.本论文工作着重于稀土萃取数据库和稀土萃取剂的构效关系研究.在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主要工作如下:I.稀土萃取数据库将原来位于Micro VAXII上的数据库移植到微机上,并利用ACCESS数据库重建稀土萃取数据库.完成数据库的主页建设,同时应用ASP技术构造数据库的网上检索程序,使其能够很方便地对外服务.II.稀土萃取剂的构效关系研究建立了有机化合物pKa值的数据库,并由此,进行了脂肪酸类、苯甲酸类、苯胺类、苯酚类和毗咤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其pKa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针对不同类的化合物,我们提取了能表征其特点的参数来表征它们的结构.如在进行脂肪酸类和苯甲酸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时,着重计算了化合物的量子化学参数;对于苯胺类和苯酚类化合物则应用了分子在三维空间的投影和扩展的引力指数等参数;而对吡啶类化合物则应用了连接树的方法.同时最佳变量子集算法和正交化方法用来进行变量的选择.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和人工神经网法进行二维QSPR研究,用CoMFA方法进行三维空间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的结果.另外,对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结构与其稳定性的相关性也进行了探讨.通过只考虑配体的结构而简化了特征的提取,进而应用量子化学参数和拓扑指数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本论文还应用QSPR方法研究了手性化合物的色谱分离,并有较好的进展.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1-01-17 ; 2011-04-28 |
页码 | 100 |
源URL | [http://ir.ciac.jl.cn/handle/322003/34291] ![]() |
专题 |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_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知识产出_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齐玉华. 稀土萃取数据库和稀土萃取剂的构效关系研究, Rare Earth Extraction Database and QSPR Studies for Rare Earth Extractants[D].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00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