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纳木错(湖)地区湍流数据质量控制和湍流通量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李茂善 ; 杨耀先 ; 马耀明 ; 孙方林 ; 陈学龙 ; 王宾宾 ; 朱志鹍
刊名高原气象
出版日期2012
期号4
关键词纳木错(湖)地区 湍流通量 数据质量评价 Footprint模型 非均匀下垫面
中文摘要利用中国科学院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2009年全年的大气湍流观测资料,应用Foot-print模型分析了青藏高原非均匀下垫面湍流观测数据的数据质量、质量评价及不同下垫面对湍流通量的贡献。结果表明:纳木错(湖)地区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别,导致地表通量分布不均匀,草地对地表通量的贡献最大;对不同大气层结状态,观测站周围200m范围内的地表通量贡献各不相同,上风向通量贡献源区较大,湍流发展较充分。在不稳定状态和中性状态下,纳木错地区地表通量数据质量较高,即白天观测的通量数据质量较高;在稳定状态下数据质量较低,即夜间的通量数据质量较差;纳木错地区的湍流通量受湖陆风和大气稳定性影响较大。
公开日期2013-06-05
源URL[http://ir.itpcas.ac.cn:8080/handle/131C11/2505]  
专题青藏高原研究所_图书馆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茂善,杨耀先,马耀明,等. 纳木错(湖)地区湍流数据质量控制和湍流通量变化特征[J]. 高原气象,2012(4).
APA 李茂善.,杨耀先.,马耀明.,孙方林.,陈学龙.,...&朱志鹍.(2012).纳木错(湖)地区湍流数据质量控制和湍流通量变化特征.高原气象(4).
MLA 李茂善,et al."纳木错(湖)地区湍流数据质量控制和湍流通量变化特征".高原气象 .4(201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青藏高原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