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土地利用方式对草地温室气体通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程雷星 ; 陈克龙 ; 汪诗平
刊名安徽农业科学
出版日期2013
期号16页码:7143-7145+7157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 管理措施 温室气体通量
中文摘要草地是我国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其CO2、CH4和N2O等温室气体通量在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天然草地、恢复草地、放牧地、农垦地的转化及管理措施的不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排放。研究表明,开垦会使CO2通量增加;施肥使N2O排放通量增加;夏季休牧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对于放牧、耕作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与各地自然条件、管理措施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有关。今后,应在这些方面进行规范,使得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比性,最终为草地生态系统温室减排提供依据。
公开日期2014-09-11
源URL[http://ir.itpcas.ac.cn/handle/131C11/2872]  
专题青藏高原研究所_图书馆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程雷星,陈克龙,汪诗平. 土地利用方式对草地温室气体通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3(16):7143-7145+7157.
APA 程雷星,陈克龙,&汪诗平.(2013).土地利用方式对草地温室气体通量影响的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16),7143-7145+7157.
MLA 程雷星,et al."土地利用方式对草地温室气体通量影响的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 .16(2013):7143-7145+715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青藏高原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