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中国陆地植被氧气生产量变化模拟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作者刘晓雪1; 张丽娟1; 李文亮1; 张学珍1; 姜春艳1
发表日期2015
关键词氧气生产量 陆地植被 模拟 影响因素 中国
ISSN号1000-0933
摘要大气中氧气主要来源于陆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其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大气质量。基于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气温、辐射等要素,运用C-FIX模型,在模拟绿色植物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基础上,依据碳氧平衡原理,并结合Arc GIS空间叠加、裁切、栅格计算、空间统计等方法,估算了2001年、2005年和2009年中国陆地植被年氧气生产量,并通过控制实验分析了影响其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1)2001年、2005年、2009年中国陆地植被年平均氧气生产量为531.618×107t,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四川省年氧气生产量最多。中国植被氧气生产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最多,其值是春、秋季的2倍,冬季的8倍。(2)中国陆地植被年氧气生产量空间分布为东南高、西北低,以福建省、浙江省、台湾省、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最高。各季节氧气生产量春季以云南省南部、西藏东南部和中国华东地区为最高,夏季以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一带最高,秋季位于东南沿海、云南省、西藏东南部,冬季集中分布在云南南部与海南省。(3)2001—2009年中国陆地植被年氧气生产量呈增加趋势,增加率为7.886%。宁夏回族自治区增加最多,山西省次之。(4)植被覆盖变化是决定年氧气生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贡献率约为60%,CO2浓度增加、气候变化分别承担了28%、12%的贡献率。
出处生态学报
13页:4314-4325
收录类别其他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39591]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作者单位1.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师范大学
2.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地理系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晓雪,张丽娟,李文亮,等. 中国陆地植被氧气生产量变化模拟及其影响因素. 201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