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区采煤塌陷对水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作者 | 陈朝1; 李妍均1; 邓南荣1; 唐紫晗1; 范兰1; 吴乐芹1 |
发表日期 | 2014 |
关键词 | 采矿 土壤 物理性质 塌陷地 矿区 水田 |
ISSN号 | 1002-6819 |
摘要 | 为探讨西南山区采煤塌陷对水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及受损水田复垦途径,通过野外试验与室内测定方法分析了水田受损前后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0~40 cm受损水田土壤容重显著增加,含水率、孔隙度(0~20 cm旱地1、2除外)显著下降;0~60 cm土壤垂直剖面除含水量干化趋同外,构型及演替规律未发生变化;2)水田受损后黏粒含量与成土母质密切相关:0~20 cm土层中旱地1(泥页岩+灰岩风化物)>旱地2(泥页岩+灰岩+砂岩风化物)变化,水耕历史较长、受损漏失严重的水田土壤黏粒( |
出处 | 农业工程学报
![]() |
期 | 18页:276-285 |
收录类别 | 其他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39791] ![]() |
专题 |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
作者单位 | 1.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2.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3.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研究中心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朝,李妍均,邓南荣,等. 西南山区采煤塌陷对水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01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