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前十年的中国土地覆盖变化
文献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作者 | 吴炳方1; 苑全治1; 颜长珍1; 王宗明1; 于信芳1![]() |
发表日期 | 2014 |
关键词 | ChinaCover土地覆盖变化 遥感 中国 |
ISSN号 | 1001-7410 |
摘要 | 土地覆盖变化是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驱动因素。在全球变化、生态环境建设、经济高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21世纪前十年中国土地覆盖发生了显著变化,对此变化的监测和分析不但能支持中国碳源/汇的评估和碳收支估算,还可为生态环境变化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在面向对象(object-based)的分类技术支持下,利用Landsat TM/ETM数据和HJ-1卫星数据,结合大量外业调查数据生产了30m分辨率的2000年、2010年中国土地覆盖数据(ChinaCover);采用像元二分法生产了植被覆盖度数据。利用这两个数据集对中国土地覆盖10年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表面和林地呈增加趋势,而耕地、湿地和草地面积呈减少的趋势;人工表面的快速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大规模减少是这一时期中国土地覆盖变化的最主要特点;土地覆盖类型转换中,耕地转换为人工表面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中东部地区,耕地转换为林地和草地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退耕还林还草的重点区域,耕地的扩张主要来自三江平原和新疆绿洲的农业开发。以植被覆盖度为评估指标显示森林、灌丛和草地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汶川地震重灾区、横断山以及武夷山等局部地区的森林质量呈退化趋势;塔里木盆地周围、青藏高原东部、太行山、吕梁山等地区的灌丛植被覆盖度有所下降;内蒙古中部、青藏高原西南部、新疆天山南部、呼伦贝尔等地区的草地出现退化现象。 |
出处 | 第四纪研究
![]() |
期 | 4页:723-731 |
收录类别 | 其他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39859] ![]() |
专题 |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6.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7.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8.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9.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10.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吴炳方,苑全治,颜长珍,等. 21世纪前十年的中国土地覆盖变化. 201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