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首页
机构
成果
学者
登录
注册
登陆
×
验证码:
换一张
忘记密码?
记住我
×
校外用户登录
CAS IR Grid
机构
国家授时中心 [25]
紫金山天文台 [10]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1]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1]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 [1]
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1]
更多
采集方式
OAI收割 [40]
内容类型
期刊论文 [30]
会议论文 [10]
发表日期
2017 [1]
2011 [2]
2009 [2]
2008 [1]
2006 [1]
2005 [4]
更多
学科主题
天文和天体物理 [10]
科技史::天文学史 [1]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40条,第1-10条
帮助
条数/页: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排序方式:
请选择
题名升序
题名降序
提交时间升序
提交时间降序
作者升序
作者降序
发表日期升序
发表日期降序
基于中阶梯光栅的波长定标方法研究
期刊论文
OAI收割
中国光学, 2017, 卷号: 10, 期号: 3, 页码: 376-382
作者:
毛靖华
;
王咏梅
;
石恩涛
;
张仲谋
;
江芳
收藏
  |  
浏览/下载:41/0
  |  
提交时间:2017/09/14
波长定标
中阶梯光栅
星载大气微量成分探测仪
光栅衍射方程
GNSS时差监测接收机钟差修正方法研究
会议论文
OAI收割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中国上海, 2011
张慧君
;
李孝辉
;
许龙霞
;
薛艳荣
收藏
  |  
浏览/下载:44/0
  |  
提交时间:2012/10/19
GNSS
钟差
监测接收机
修正|Abstract
GNSS时差监测接收机只有在钟差确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系统时间的监测
通过接收GNSS空间信号来精确测量接收机的钟差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不但可以用于系统时差监测也可以应用于GNSS定时
GNSS共视。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接收机钟差的各项误差
包括星钟改正
Sagnac效应改正
电离层延迟改正
对流层延迟。通过接收GPS空间信号
实时获取伪距及星历数据信息
对各项误差改正项进行计算
并从每颗卫星的伪距中扣除各项误差因素后得到接收机钟差。重点研究了卫星高度角对电离层延迟
对流层延迟以及接收机钟差的影响。最后
给出接收机钟差修正的一些有益的结论以及建议。
脉冲星时间尺度及其预报
会议论文
OAI收割
2009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 中国四川成都, 2009-10-22
杨廷高
;
高玉平
收藏
  |  
浏览/下载:42/0
  |  
提交时间:2012/10/19
脉冲星
时间尺度
脉冲星时间预报|Abstract
在介绍国际天文学会(IAU)定义的几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脉冲星计时观测中时间尺度的转换问题。脉冲星计时观测资料分析应该参考地球时TT
并将TT转换为质心坐标时TCB或质心力学时TDB。讨论和分析了时间尺度转换方法及其对脉冲星自转参数测量的影响。最后
以毫秒脉冲星PSRB1855+09的计时模型为例
初步分析了脉冲星时间尺度的预报精度问题。
“天链一号01星”中继性能仿真分析
会议论文
OAI收割
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 2008
蒋虎
收藏
  |  
浏览/下载:23/0
  |  
提交时间:2012/01/18
倾斜地球同步卫星 低轨道卫星 中轨道卫星 链一号01星 中继性能 STK软件 仿真分析
《尚书·考灵耀》中的四仲中星及相关问题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卷号: 12, 期号: 4, 页码: 17-23
武家璧
收藏
  |  
浏览/下载:52/0
  |  
提交时间:2013/02/19
纬书
《考灵耀》
中星
距度
50m射电望远镜的时间标准问题的讨论
会议论文
OAI收割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 中国西安, 2005
倪广仁
;
许录平
;
和康元
收藏
  |  
浏览/下载:20/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射电天文
天体测量
时间标准
原子钟|Abstract
估算了原子时频标准的守时特性——时差对有关物理量测量所产生的误差。给出了现代实用型原子钟的性能指标比较表
定量分析了原子钟的时间频率特性对守时误差的影响
和用现代无线电手段传递
比对时频标准信号达到的指标。论述了高精度时间频率标准在大地
深空间探测
VLBI及毫秒脉冲星计时应用测量中的重要地位
作用。阐述了50m射电望远镜的科学目标
“嫦娥”1号探月卫星任务对时间标准提出的高精度要求和选用原则。为了实现其科学目标和任务
必须建设与其研究目标相适宜的
标准尽可能高的时频标准
才能获得高质量的数据信息和高效能的研究成果。并对建设怎样的时间标准等问题进行讨论和提出初步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