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首页
机构
成果
学者
登录
注册
登陆
×
验证码:
换一张
忘记密码?
记住我
×
校外用户登录
CAS IR Grid
机构
国家授时中心 [12]
金属研究所 [4]
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1]
青海盐湖研究所 [1]
心理研究所 [1]
高能物理研究所 [1]
更多
采集方式
OAI收割 [23]
内容类型
会议论文 [12]
期刊论文 [11]
发表日期
2018 [1]
2011 [5]
2009 [2]
2007 [2]
2005 [5]
2003 [1]
更多
学科主题
光学材料;晶体 [1]
心理测量 [1]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23条,第1-10条
帮助
条数/页: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排序方式:
请选择
题名升序
题名降序
发表日期升序
发表日期降序
提交时间升序
提交时间降序
作者升序
作者降序
夏季石灰土CO2昼夜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论文
OAI收割
生态学杂志, 2018, 期号: 11, 页码: 3315-3322
作者:
付玉聪
;
郎赟超
;
王忠军
;
李思亮
;
丁虎
  |  
收藏
  |  
浏览/下载:33/0
  |  
提交时间:2019/06/14
土壤呼吸是土壤释放co2的过程,土壤co2动态及其控制因素的研究对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核算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喀斯特地区石灰土为对象,利用红外传感器(vaisala Gmp252)和自动装置高频次观测手段,测定了夏季土壤co2浓度和表观土壤呼吸速率(即土壤表面co2通量)的昼夜动态变化及其对集中降雨的响应特征,并分析了土壤co2浓度、表观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co2浓度的昼夜变化总体上呈现单峰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正午(12:00—13:00)。此外,土壤co2浓度在集中降雨过程中呈"v"字型快速响应特征。土壤co2浓度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而与土壤湿度呈负相关,石灰土偏碱性的环境使降雨时充填于土壤孔隙的水体中hco3-、co32-及co2的平衡对土壤co2浓度变化具有重要影响。表观土壤呼吸速率的整体变化趋势与土壤温度和co2浓度变化一致,但前二者的变化与co2浓度相比略为滞后。表观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相关,而与土壤co2浓度的相关性不明显。土壤温度和湿度可以解释45%的表观土壤呼吸速率变化。因此,集中降雨影响下的石灰土表观土壤呼吸在短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主要受降雨、温湿度等环境因子影响下的土壤co2与空气交换过程的控制。
钾盐成矿与找矿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期刊论文
OAI收割
矿物学报, 2011, 期号: S1, 页码: 798-799
作者:
马海州
;
李廷伟
;
李建森
收藏
  |  
浏览/下载:34/0
  |  
提交时间:2013/04/09
成矿与找矿:5671
新思路:4171
新方法:3109
钾盐找矿:2715
油盐兼探:2441
地质基础:2430
新手段:2408
研究思路与方法:2379
分析测试:2307
成矿过程:2177
志愿者导航增强技术研究
会议论文
OAI收割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中国上海, 2011
吴海涛
;
卢晓春
;
邹德财
;
韩涛
收藏
  |  
浏览/下载:87/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志愿者
增强
导航
自组织信息交换
交互式广义相对定位|Abstract
为了提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的连续性
可靠性与完好性
进行导航增强是常用手段之一。本文首次提出了志愿者卫星导航增强的相关概念
分析了志愿者导航增强的组成要素与拓扑结构。重点研究了志愿者及普通用户利用现代通信信息网络进行自组织信息交换的神经网络模型
特别研究并建立了利用共享信息进行志愿者导航增强的神经元模型
从而进行交互式广义相对定位
构建了志愿者导航增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此基础上
深入研究了志愿者导航增强方式与方法的实现机理
形成了相对较为完整的志愿者导航增强体系架构。通过本文的研究
形成并构建了一种集用户所需信息(含导航增强信息)交换与导航定位服务于一体的
用户自助式的卫星导航增强方法与机理
有利于解决导航系统服务的连续性
可靠性与完好性问题。本文提出的志愿者导航增强的思想
突破了卫星导航的传统应用模式
拓展了卫星导航增强方式的内涵与外延。
GNSS信号相关峰评估方法
会议论文
OAI收割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中国上海, 2011
王雪
;
卢晓春
;
刘枫
;
贺成艳
收藏
  |  
浏览/下载:67/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导航信号质量评估
相关峰
信号畸变
中心距|Abstract
导航信号是卫星导航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空间信号质量直接关系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
也反映卫星有效载荷的工作状态和各项性能指标。在利用高增益天线和高速数据采集设备对单颗卫星下行信号质量的评估中
常利用功率谱
眼图
星座图和相关峰曲线等方法对解调后I/Q支路基带信号分析。为增强系统性能和满足用户需求
GPS
GALILEO和COMPASS等新一代导航信号均在同一载波频率播发多路导航信号。因此
功率谱
眼图和星座图等传统手段
已不能直接反映单路信号的信号质量
因此相关峰特性在新导航信号质量评估中变得尤为重要而有效。本文仿真了BPSK(2)信号由于发射与接收通道特性
干扰和多径等因素引起信号异常
并分析了导航信号畸变对相关峰曲线的影响
同时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关峰波形中心距与S曲线相结合的方法评估波形特征
并利用此方法对异常信号的相关峰进行评估
给出具体的分析结果。
国际时间比对技术的不确定度估计
会议论文
OAI收割
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 中国广西桂林, 2009
董绍武
;
侯娟
收藏
  |  
浏览/下载:20/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原子时
时间比对
不确定度|Abstract
国际原子时TAI是由全世界约65个时间实验室的合作而形成的
其构成有三要素
原子钟
用于远程原子钟比对(连接)的技术手段以及原子时间尺度算法。当前
国际标准时间的连接采用组合方法
大部分的守时实验室采用GPS共视法。卫星双向法时间频率传递(TWSTFT)技术作为当前实用的具有最高精度的时间同步手段正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国际原子时时间比对的不定值范围依所使用的技术而定
从几百皮秒到几十纳秒。本文对当前国际原子时TAI时间比对手段中A类和B不确定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基于相位测量的精密时间比对系统
会议论文
OAI收割
第十七届全国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12), 中国福建厦门, 2007-10
董绍武
收藏
  |  
浏览/下载:15/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守时
时间比对
准确度
稳定度|Abstract
国家授时中心负责国家标准时间UTC(NTSC)的产生和保持。利用时间间隔计数器TIC来完成守时钟组内部钟差的测量比对一直是本地独立原子时间尺度TA(NTSC)建立的主要手段。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内部原子钟的时间比对精度
特别是在2005年度引进躁声和短稳特性优良的氢原子钟后
TIC法已不能满足氢钟比对的需要。本文简要介绍以低躁声相位测量系统为平台建立的高精密时差比对系统的结构
特点以及对测量结果的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