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机构
采集方式
内容类型
发表日期
学科主题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7条,第1-7条 帮助

条数/页: 排序方式:
同步相移数字全息综述(特邀)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光子学报, 2021, 卷号: 50, 期号: 7
作者:  
张美玲;  郜鹏;  温凯;  卓可群;  王阳
  |  收藏  |  浏览/下载:67/0  |  提交时间:2021/09/01
深海生态过程长期定点观测系统研发及冷泉区科考应用 期刊论文  OAI收割
高技术通讯, 2019, 卷号: 29, 期号: 7, 页码: 675-684
作者:  
欧阳赛赛;  王海龙;  孔范东;  唐实;  崔胜国
  |  收藏  |  浏览/下载:48/0  |  提交时间:2019/08/18
基于CCD漂移扫描技术监测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试验 期刊论文  OAI收割
时间频率学报, 2016, 卷号: 39, 期号: 1, 页码: 33-44
作者:  
于涌;  罗浩;  严丹;  张会彦;  毛银盾
  |  收藏  |  浏览/下载:34/0  |  提交时间:2017/11/28
GB《北斗卫星共视时间传递技术规范》的制定及兼容性设计 会议论文  OAI收割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中国上海, 2011
刘娜; 陈向东; 高玉平; 李永萍; 陈洪卿
收藏  |  浏览/下载:70/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共视时间传递  时间同步  兼容性|Abstract  指出GB《北斗卫星共视时间传递技术规范》不仅适用于北斗卫星共视时间传递及相关产品的研制与应用  北斗授时技术/服务的标准化对推进北斗授时技术的发展  对业已到来的GNSS时代我国采用多系统卫星共视应用也有参考  应用的市场化  指导意义。  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北斗系统从区域系统向全球系统的规划部署  我们还需考虑北斗导航系统未来的全球化服务发展。本文介绍编制GB《北斗卫星共视时间传递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的目的  原则及主要内容  并就共视观测的时间同步性  数据处理  观测结果文件格式等方面结合我国北斗卫星共视的特点  考虑与国际现有相关技术标准兼容  
厘米级卫星测距技术及其卫星轨道预报 会议论文  OAI收割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 中国西安, 2005
李志刚; 乔荣川; 冯初刚
收藏  |  浏览/下载:28/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卫星双向法比对  终端  多台站观测  卫星轨道|Abstract  提出利用卫星双向比对技术进行卫星测距(称转发器定轨技术)  这两个方法用于工程  卫星双向时间比对是目前远距离台站时间比对精度最高的时间同步技术  取得良好效果。实践证明  时间比对精度达几百皮秒  利用卫星双向技术(卫星需要转发器)可高精度地进行远距离时间比对(精度为0.07ns)和卫星测距(精度为1.07cm)  比GPS共视技术的时间比对技术精度几乎高一个数量级。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根据多台站卫星时间比对经验(1998年与日本进行了卫星时间比对链  进而得到了高精度卫星轨道(内符精度为几厘米)和卫星预报轨道。  并用于国际原子时的计算)  提出多台站时间比对的新归算方法  提高了时间比对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