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首页
机构
成果
学者
登录
注册
登陆
×
验证码:
换一张
忘记密码?
记住我
×
校外用户登录
CAS IR Grid
机构
地球化学研究所 [4]
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3]
海洋研究所 [3]
南海海洋研究所 [1]
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1]
地球环境研究所 [1]
更多
采集方式
OAI收割 [13]
内容类型
期刊论文 [7]
学位论文 [4]
CNKI期刊论文 [2]
发表日期
2019 [1]
2018 [1]
2012 [1]
2011 [2]
2009 [1]
2008 [1]
更多
学科主题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13条,第1-10条
帮助
条数/页: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排序方式:
请选择
题名升序
题名降序
发表日期升序
发表日期降序
提交时间升序
提交时间降序
作者升序
作者降序
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表层沉积的岩石磁学特征及其对深海环境过程的指示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地球物理学报, 2019, 卷号: 1, 期号: 08
作者:
林震
;
易亮
;
王海峰
;
邓希光
;
杨继超
  |  
收藏
  |  
浏览/下载:38/0
  |  
提交时间:2019/12/16
西北太平洋
采薇海山
岩石磁学
早期成岩作用
深海环境过程
南海北部深海区沉积物孔隙水pH时空变化规律及与海水特征关系
学位论文
OAI收割
: 南海海洋研究所, 2018
作者:
邵长高
  |  
收藏
  |  
浏览/下载:254/0
  |  
提交时间:2019/09/11
离子扩散,空隙水pH,海洋沉积物,南海,成岩过程
鹤庆盆地早更新世以来湖相沉积物中早期还原成岩过程的岩石磁学证据
期刊论文
OAI收割
第四纪研究, 2012, 卷号: 32, 期号: 4, 页码: 812-819
作者:
符超峰[1,3]
;
强小科[1]
;
徐新文[1,2]
;
孙玉芳[1,2]
;
陈艇[1,2]
  |  
收藏
  |  
浏览/下载:19/0
  |  
提交时间:2019/01/08
岩石磁学
胶黄铁矿
还原成岩过程
新疆北天山黄山东与黄山西镁铁-超镁铁岩体及Cu-Ni硫化物矿床成因
学位论文
OAI收割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1
作者:
邓宇峰
  |  
收藏
  |  
浏览/下载:21/0
  |  
提交时间:2018/07/03
镁铁-超镁铁岩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岩浆源区特征
成岩成矿过程
北海北部盆地布伦特群的沉积储层特征
期刊论文
OAI收割
海洋地质前沿, 2011, 卷号: 27, 期号: 12, 页码: 63-69
张生银,龚建明,李双林,史基安
收藏
  |  
浏览/下载:48/0
  |  
提交时间:2012/10/03
层序地层
储层特征
成岩过程
布伦特群
北海盆地
金衢盆地燕山期基性脉岩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期刊论文
OAI收割
矿物学报, 矿物学报, 2009, 2009, 期号: S1, 页码: 21-22, 21-22
作者:
齐有强
;
胡瑞忠
;
刘燊
;
冯彩霞
;
田建吉
  |  
收藏
  |  
浏览/下载:84/0
  |  
提交时间:2019/12/16
金衢盆地
金衢盆地
基性脉岩
赣杭构造带
燕山期
晚中生代
成岩过程
成因
伸展作用
晚白垩世
元素地球化学
基性脉岩
赣杭构造带
燕山期
晚中生代
成岩过程
成因
伸展作用
晚白垩世
元素地球化学
恩平凹陷恩平组下段成岩过程分析与储层动态评价
期刊论文
OAI收割
沉积学报, 2008, 卷号: 26, 期号: 2, 页码: 257-264(282)
禚喜准,王琪,陈国俊, 李小燕,张胜斌
收藏
  |  
浏览/下载:42/0
  |  
提交时间:2012/10/03
古孔隙度
古成岩强度
成岩序列
成岩过程
关键时期
季节性氧湖泊微量金属元素的界面地球化学行为
学位论文
OAI收割
博士,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3
汪福顺
收藏
  |  
浏览/下载:121/0
  |  
提交时间:2011/03/24
红枫湖
啊哈湖
沉积物-水界面
源/汇效应
微生物地球化学
微量金属
元素
再迁移
早期成岩过程
热水流体作用与油气的形成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卷号: 14, 期号: 3, 页码: 215-219
孙省利,陈践发,刘文汇,郑建京
收藏
  |  
浏览/下载:29/0
  |  
提交时间:2012/09/10
近 2 0年来
热液石油生成过程所需的时间短
热液油气运移的通道与热水流体相同
对地壳中热水流体地质作用的研究已渗透到地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这就是断裂构造。据此可以认为
并且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与现代海底热水流体或大陆热泉活动有关的热液石油的生成问题已引起油气地质学界的普遍关注。热液石油是热水流体与烃源岩发生水岩反应的产物
在更深的地层圈闭中
并能与热水流体一起运移。研究热液石油生成和运移的机制有助于了解地质历史中油气的生成与成藏过程。热液石油生成的温度范围从 60℃到大于 40 0℃
尤其是产于深大断裂构造附近的圈闭中
高温区明显高于传统的石油窗温度
有更大的油气勘探远景
早期成岩过程中自生海绿石的演变史
CNKI期刊论文
OAI收割
1994
作者:
陈丽蓉
  |  
收藏
  |  
浏览/下载:1/0
  |  
提交时间:2024/12/18
早期成岩过程
自生海绿石
演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