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机构
采集方式
内容类型
发表日期
学科主题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27条,第1-10条 帮助

条数/页: 排序方式:
RFSOC电磁辐射量级评估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天文学报, 2024, 卷号: 65, 期号: 6, 页码: 92-99
作者:  
汪子悦;  李蓉;  刘奇;  董晓玉;  马凌
  |  收藏  |  浏览/下载:3/0  |  提交时间:2025/06/05
基于多目标图像清晰度评价的LAMOST光谱仪离焦诊断方法 期刊论文  OAI收割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 卷号: 51, 期号: 12, 页码: 322-330
作者:  
张晓杰;  魏炜;  侯永辉;  张勇;  季杭馨
  |  收藏  |  浏览/下载:53/0  |  提交时间:2023/03/21
利用 3D 打印假花验证植物的花特征演化 学位论文  OAI收割
: 云南大学, 2019
作者:  
王力平
  |  收藏  |  浏览/下载:37/0  |  提交时间:2022/08/29
传粉者介导的选择作用被普遍认为是被子植物花部特征演化的重要驱动因素, 但对某个特定花性状的演化仍需要进一步解析。利用人工制作的假花操控单花或 花序性状是探讨传粉者与花特征相互作用的重要实验方法。3D 打印的花具有可自 由控制形状,仿真程度高等特点,可以自由组合不同的花展示和花结构,再加上人 工控制花颜色以及花气味等方法,可以很好地满足花演化研究的需要。本文以 3D 打印的花和购买的欧洲熊蜂 Bombus terrestris 为研究对象,利用 3D 打印技术模拟 了自然界中不同大小的花(大和小)和不同对称性的花(两侧对称和辐射对称), 在人工控制实验条件下观察熊蜂对不同形态花的访花行为,从熊蜂的访问偏好及 访花恒定性两方面分析传粉者行为在植物的花特征演化中的作用。本研究将 3D 打印技术与传粉昆虫行为结合,量化了熊蜂对不同大小和对称性花的访花行为,结果发现对于不同形态的花,熊蜂的访花行为(访问偏好、访花恒定性)表现出明显的规律。这种传粉者访花行为的规律对植物的花特征演化具有一定的介导作用。同时,本研究为深入探究植物与传粉者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DNA加合物分析技术与方法 期刊论文  OAI收割
中国科学:化学, 2017, 期号: 12, 页码: 1432-1444
作者:  
张宁;  刘保东;  汪海林
  |  收藏  |  浏览/下载:153/0  |  提交时间:2018/03/14
一种基于空间光程差调制的条纹位置测量方法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光子学报, 2016, 卷号: 45, 期号: 9, 页码: 0912005-1-5
作者:  
孙长胜;  朱永田;  胡中文;  徐腾;  梅蓉
收藏  |  浏览/下载:57/0  |  提交时间:2017/01/05
时间频率远程校准试验系统客户端设计与实现 会议论文  OAI收割
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中国广东广州, 2012
和涛; 张慧君; 李孝辉
收藏  |  浏览/下载:38/0  |  提交时间:2012/10/19
时间频率  远程校准  客户端  GPS|Abstract  高精度的时间和频率在科学研究领域和工程实践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高精度的时间和频率需要进行校准才能达到较高的准确度。国家授时中心保持我国的标准时间(UTC(NTSC))  可以利用该资源实现远程用户的时间和频率的校准  以及用户的本地时间的高精度溯源。论文阐述了时间频率远程校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总体设计框架  论述了客户端实现的基本原理  即通过接收GPS卫星信号  测量客户端待校准时间与GPS系统时间(GPST)的时差  并把时差数据通过GPRS网络发送到分析中心  最终研究了客户端实现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客户端的实现方法。最后  设计试验对客户端的实现进行了初步验证。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生物力学技术与方法 会议论文  OAI收割
生命的分子机器及其调控网络——2012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 中国成都, 2012-08-24
作者:  
龙勉
收藏  |  浏览/下载:28/0  |  提交时间:2014/04/02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链路的性能评估 会议论文  OAI收割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中国上海, 2011
李玮; 张虹; 袁海波
收藏  |  浏览/下载:32/0  |  提交时间:2012/10/19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性能评估  误差分析  校正方法|Abstract  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同步精度对定位有决定性的影响  时间同步误差会最终反映为用户的定位偏差。因此  系统时间同步精度是评价卫星导航系统性能的一项关键指标  对这项指标的评定依赖于对系统时间同步精度的测试与评估。站间时间同步技术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时间同步的基础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STFT)的精度可以达到优于1ns  是国际上公认精度最高的远程站间时间同步方法之一。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是国内最早开展TWSTFT工作的单位  已经建立了多条亚欧  亚太TWSTFT链路  同时也开展了利用C波段进行TWSTFT的相关试验。本文分析了TWSTFT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  以国家授时中心建立的亚太  亚欧TWSTFT链路为背景  对TWSTFT系统的体系结构  主要功能  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  对链路的性能进行了评估  研究了主要的误差及其校正方法。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对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站间时间同步系统建设和测试评估起到了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