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首页
机构
成果
学者
登录
注册
登陆
×
验证码:
换一张
忘记密码?
记住我
×
校外用户登录
CAS IR Grid
机构
金属研究所 [18]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 [9]
青海盐湖研究所 [2]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
水生生物研究所 [2]
海洋研究所 [1]
更多
采集方式
OAI收割 [36]
内容类型
期刊论文 [19]
学位论文 [11]
会议论文 [4]
专利 [1]
成果 [1]
发表日期
2011 [5]
2009 [4]
2008 [3]
2007 [3]
2006 [5]
2005 [3]
更多
学科主题
化学工程 [2]
物理化学与绿色催化 [1]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36条,第1-10条
帮助
条数/页: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排序方式:
请选择
题名升序
题名降序
发表日期升序
发表日期降序
提交时间升序
提交时间降序
作者升序
作者降序
LaNi_(5-x)Al_x(x=0~1.2)合金的循环储氢性能研究
期刊论文
OAI收割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1, 期号: 11, 页码: 1921-1925
程宏辉
;
潘金平
;
陈伟
;
陈德敏
;
杨柯
收藏
  |  
浏览/下载:22/0
  |  
提交时间:2012/04/12
LaNi5-xAlx
储氢
循环吸放氢
粉化
反应球磨法制备Mg-Ni-M(M=Ni;Nb;Y;Ti)储氢材料及其放氢性能的研究
期刊论文
OAI收割
粉末冶金技术, 2011, 期号: 4, 页码: 259-262
作者:
周园
;
年洪恩
收藏
  |  
浏览/下载:33/0
  |  
提交时间:2013/04/09
储氢
反应球磨
放氢
热分析
稀土掺杂镁基储氢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学位论文
OAI收割
硕士: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王宏宾
收藏
  |  
浏览/下载:35/0
  |  
提交时间:2015/04/07
镁基储氢材料
粉末烧结
反应球磨
吸氢动力学
放氢温度
Ti-V基储氢合金的性能及反应机理研究
学位论文
OAI收割
博士: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2011
孔祥成
收藏
  |  
浏览/下载:64/0
  |  
提交时间:2012/03/06
Ti-V基储氢合金
吸放氢性能
动力学
原位中子衍射
LaNi_(5-x)Al_x(x=0~1.2)合金的循环储氢性能研究
期刊论文
OAI收割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1, 卷号: 40.0, 期号: 011, 页码: 1921-1925
作者:
程宏辉
;
潘金平
;
陈伟
;
陈德敏
;
杨柯
  |  
收藏
  |  
浏览/下载:23/0
  |  
提交时间:2021/02/02
LaNi5-xAlx
储氢
循环吸放氢
粉化
载钯硅藻土的制备及吸放氢循环性能研究
会议论文
OAI收割
第十届中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 兰州, 2009-08
陈伟
;
李慎兰
;
罗刚
;
韩兴博
;
陈德敏
;
刘实
;
杨柯
收藏
  |  
浏览/下载:43/0
  |  
提交时间:2013/08/21
硅藻土
储氢材料
储氢性能
吸放氢循环性能
多孔载体
TiF_3掺杂Li-Mg-B-H体系储氢性能研究
期刊论文
OAI收割
中国材料进展, 2009, 期号: 5, 页码: 22-27
方占召
;
王佩君
;
王平
收藏
  |  
浏览/下载:29/0
  |  
提交时间:2012/04/12
储氢材料
Li-Mg-B-H体系
TiF3
放氢性能
机械球磨
改善硼氢化锂吸放氢性能的研究
会议论文
OAI收割
第七届中国国际电池电源系统先进技术与市场高峰研讨会, 2009
郭艳辉
;
夏广林
;
陈昕伊
;
余学斌
收藏
  |  
浏览/下载:39/0
  |  
提交时间:2012/01/18
燃料电池 储氢材料 硼氢化锂 吸放氢性能
商用FPGA器件的单粒子效应模拟实验研究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宇航学报, 2009, 期号: 05
张宇宁
;
张小林
;
杨根庆
;
李华旺
收藏
  |  
浏览/下载:22/0
  |  
提交时间:2012/01/06
Fe取代Cr
储氢合金
有效放氢量
放氢平台
一种培养海洋光合细菌光-暗发酵耦联制氢的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610047540.0, 申请日期: 2008-02-27, 公开日期: 2008-02-27
王广策
;
才金玲
;
周百成
收藏
  |  
浏览/下载:72/0
  |  
提交时间:2014/08/04
1.一种培养光发酵细菌光-暗发酵耦联制氢的方法
而后重复上述富集培养2-3次
②产氢培养:将富集培养后的接种物划线挑取单菌落
2)暗培养产氢:①预处理:将污泥或污水样品通过碱性或酸性溶液调节其PH值
②培养产氢:将2)①预处理得到的菌种接种到海水养殖场污水或污泥中培养放氢
3)光-暗产氢耦联放氢:将步骤1)①中得到的光合细菌加入到步骤2)②中继续放氢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光培养产氢:①富集培养:取样以10-50ml的污泥样品接种到50-500ml培养液中富集培养
直到富集培养液变成红色
培养至含有产氢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可产氢
而后将样品静止0.5-1.5小时备用
其培养条件为:反应温度28-35℃
其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控制在28-35℃
培养箱温度为28-35℃
培养条件:每升样品中加入1-2克醋酸钠或1-2克丁酸钠
光照强度为2500-4000勒克斯
光照强度控制在2500-4000勒克斯。
光照强度为2500-4000勒克斯
培养温为28-32℃
无氧条件培养3-5天
pH为7.5-8.2
光照强度为2500-4000勒克斯
同时保持无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