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机构
采集方式
内容类型
发表日期
学科主题
筛选

浏览/检索结果: 共19条,第1-10条 帮助

条数/页: 排序方式:
离子交换树脂除废水中Ni技术研究 期刊论文  OAI收割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21, 期号: 10, 页码: 121-125
作者:  
李雅;  张盈;  王美娇;  刘晨明
  |  收藏  |  浏览/下载:1/0  |  提交时间:2023/06/08
一种从泡叶藻中提取制备低分子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210424580.8, 申请日期: 2014-05-14, 公开日期: 2014-05-14
韩丽君; 袁毅; 郭书举; 曲桂艳; 刘旭
收藏  |  浏览/下载:71/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从泡叶藻中提取制备低分子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方法  酸浸泡后的泡叶藻固体继续加入其体积3‑6倍的水溶液  2)将上层漂浮物调节至pH5.5‑6.5  将上述依次经稀酸和水浸泡后固态藻体采用纳米高压均质机进行细胞破碎  3)将上述合并液  4)将上述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干品加入其3‑5倍重量的蒸馏水中进行溶解  其特征在于:1)将泡叶藻原料于40‑60℃下浸泡提取在泡叶藻原料干藻重量6‑10倍的稀盐酸溶液中1.3‑4.8h  搅拌浸泡4‑7h  在经过滤或高速离心  破碎后进行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B  过滤液A和上清液B混合均匀后进行超滤去除盐分  溶解后通过装有DEAE‑Sepharose F.F.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柱进行洗脱  稀酸浸泡液待用  收集水浸泡液  收集过滤液A  而后超滤浓缩至原料重量的1/2体积(V/W)  收集洗脱液透析后于55‑65℃低温浓缩并冷冻干燥获得  保留上层漂浮物  将稀酸浸泡和水浸泡液合并待用  浓缩液进行醇沉淀  即得到原藻重量1.5‑2.3%的岩藻聚糖硫酸酯。  沉淀物干燥  即为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干品  
一种从霞水母刺丝囊毒素内分离致死毒素蛋白的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110027667.7, 申请日期: 2011-09-07, 公开日期: 2011-09-07
作者:  
于华华;  邢荣娥;  李鹏程;  秦玉坤
收藏  |  浏览/下载:38/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从霞水母刺丝囊毒素中分离致死毒素蛋白的方法  2)将上述步骤1)上清液于2~6℃下用缓冲液透析过夜  3)将步骤2)所得上清液过滤  4)将步骤3)得到的上清液用强阴离子交换树脂Mono?Q预装柱纯化分离  其特征在于:1)将霞水母刺丝囊细胞加入预冷缓冲液中破碎  然后低温离心  而后用含Con?A?Sepharose?4B亲和柱进行分离  依次采用pH7.8  破碎后2~6℃离心  收集上清液  分离时采用含有0.1~0.3Mα?甲基?D?甘露糖苷和0.1~0.3MNaCl的pH7.4  浓度为10~30mM的Tris?HCl缓冲液和含1M?NaCl的pH7.8  收集上清液  待用  浓度10~30mM的Tris?HCl缓冲液进行洗脱并收集洗脱液  浓度为10~30mM的Tris?HCl缓冲液进行梯度洗脱  待用  低温离心  流速为0.2~0.5mLmin?1  收集上清液  收集约25~40min洗脱液  待用  即为从霞水母刺丝囊毒素中分离致死毒素蛋白。  
一种从霞水母刺丝囊毒素内分离热激蛋白60的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1010596892.8, 申请日期: 2011-08-17, 公开日期: 2011-08-17
作者:  
邢荣娥;  李鹏程;  于华华;  秦玉坤
收藏  |  浏览/下载:60/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从霞水母刺丝囊毒素中分离热激蛋白60的方法  2)步骤1)所得上清液即为霞水母刺丝囊细胞毒素于2?6℃下对pH7.820mM?Tris?HCl缓冲液透析过夜  3)将步骤2)所得上清液过滤  4)将步骤3)用截留分子量为3kDa的超滤管浓缩的浓缩物用凝胶树脂Superdex75柱纯化分离  其特征在于:1)将从霞水母触手中得到的霞水母刺丝囊细胞加入预冷缓冲液中破碎  然后低温离心  而后将其上含DEAE?SepharoseFast?Flow的阴离子交换树柱进行分离  采用含有浓度为0.15?0.5M的NaCl的pH7.820mM?Tris?HCl缓冲液洗脱  破碎后低温离心  收集上清液  首先采用pH7.820mMTris?HCl缓冲液洗脱  流速为0.2?0.5mLmin?1  收集上清液  待用  而后采用含有浓度分别为0.1?2M不同浓度的NaCl的pH7.820mM?Tris?HCl缓冲液进行梯度洗脱  收集各洗脱峰  待用  收集各洗脱峰  其中流出体积50mL?80mL内的组分即为热激蛋白60。  而后用截留分子量为3kDa的超滤管浓缩  待用  
一种从新鲜海带中提取含碘氨基酸的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810249531.9, 申请日期: 2010-06-23, 公开日期: 2010-06-23
韩丽君; 李敬; 袁毅; 史大永
收藏  |  浏览/下载:52/0  |  提交时间:2014/08/04
一种从新鲜海带中提取含碘氨基酸的方法-1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510046238.9, 申请日期: 2006-10-18, 公开日期: 2006-10-18
韩丽君; 袁兆惠; 范晓; 袁毅; 娄清香; 房国明; 孙杰
收藏  |  浏览/下载:75/0  |  提交时间:2014/08/04
海带中L-褐藻糖的制备方法 专利  OAI收割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号: CN200410075712.6, 申请日期: 2005-09-21, 公开日期: 2005-09-21
徐祖洪; 赵增芹; 张全斌; 牛锡珍; 张虹; 李智恩
收藏  |  浏览/下载:40/0  |  提交时间:2014/08/04
1  再按如下精制步骤:1)取一定量的提纯褐藻多糖硫酸酯加水再加酸进行水解反应  2)水解液冷却后  3)将2)步所得的滤液通过732强酸阳离子树脂柱  4)将适量的IRA-67弱碱阴离子树脂加入到3)步所得的阳树脂流份中  再用该分离液0.05-0.1体积倍的蒸馏水洗涤该阴离子树脂  收集合并分离液和洗涤液为阴树脂流份  5)将4)步所得的阴树脂流份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100  将该滤液再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150的糖浆状  6)将5)步所得的糖浆  该滤液再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100糖浆状  7)将6)步所得的糖浆  8)将7)步所得到的糖浆转移至称量瓶中  9)将8)步所得的滤液  10)由于9)步所得的粗制L-褐藻糖尚含有18.9-21.7%的半乳糖  在5℃溶解5~8小时  11)将10)步所得的混合液过滤  所得L-褐藻糖晶体的产率为16.2%~17.0%。  海带中L-褐藻糖的制备方法  按该多糖与水  用碳酸钡中和至pH7±0.2  收集流出液  不间断搅拌  再按该浓缩液与95%的乙醇的体积比1∶10-20加入95%乙醇  溶于50-100体积倍的无水乙醇中  溶于50-100体积倍的蒸馏水中  加入该糖浆体积的5.0-10.0倍的无水乙醇溶解该糖浆  按重量投种比0.5‰投入标准L-褐藻糖晶种  需将粗制褐藻糖晶体混合物中加入50~60倍体积的甲醇-丙酮混合溶液  不断搅动  取滤液  它是一种6-脱氧己糖类单糖的制备方法  浓酸的重量比例1∶40-80∶1.96--19.6加水再加酸  过滤  去除K  观察pH值至终点  过滤  过滤  并加入该蒸馏水重量的0.04-0.07倍的活性炭  然后加入该糖浆体积的2.0-4.0倍的丙酮  置于5℃的冰箱中  其中甲醇-丙酮体积比为9∶5  使L-褐藻糖较多地溶出  在55℃~60℃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90的糖浆状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是以海带为原料  轻沸回流水解时间为3-4小时  去除沉淀  Na.Ca  分离该阴离子树脂去除糖醛酸及硫酸基  除去沉淀  除去沉淀  煮沸30分钟  过滤  3-7天后结晶  12)将11)步所得的糖浆加入到5.0-10.0倍体积的无水乙醇中溶解  经水提醇沉法提取并纯化得到提纯的褐藻多糖硫酸酯  Mg等无机盐  不停搅拌  弃去滤出物  过滤  再按重量投种比5‰投入标准L-褐藻糖晶种  然后用该滤液0.5-1体积倍的蒸馏水洗涤  然后趁热硅藻土过滤  滤液仍置于冰箱中  置于5℃的冰箱中3~7天后  收集合并流出液和洗涤液为阳树脂流份  滤液再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100的糖浆状  以待进一步结晶  过滤  取滤出结晶物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  真空干燥  再真空干燥  即得纯度高的L-褐藻糖晶体  即得粗制的L-褐藻糖晶体混合物  
山莴苣化学成分研究 期刊论文  OAI收割
中国中药杂志, 2004, 卷号: 029, 期号: 012, 页码: 1146
作者:  
范明松;  叶冠;  黄成钢
  |  收藏  |  浏览/下载:23/0  |  提交时间:2020/07/01
离子色谱中常用的改善分离度方法 期刊论文  OAI收割
环境化学, 2002, 卷号: 1, 期号: 3, 页码: 307-308
牟世芳
收藏  |  浏览/下载:28/0  |  提交时间:2015/06/05
离子交换法分离硼 期刊论文  OAI收割
分析化学, 1997, 期号: 11, 页码: 1359
肖应凯; 刘卫国; 肖云; G.H.Swihart
收藏  |  浏览/下载:36/0  |  提交时间:2012/12/20